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孕妇尿素氮偏低可能与妊娠期生理变化、营养不良、肝功能异常、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有关。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其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孕妇出现异常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会导致血液稀释效应,尿素氮浓度相对降低。胎盘对母体营养物质的主动转运也可能影响代谢产物的生成。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须特殊干预,定期产检监测即可。
蛋白质摄入不足时,机体分解代谢减少会导致尿素氮生成下降。常见于妊娠剧吐、挑食或极端饮食控制的孕妇。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鸡蛋、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
肝脏是合成尿素的主要器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会影响尿素循环。这类患者可能伴随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需通过肝功能检查和病毒学检测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护肝药物。
肾小球滤过率代偿性增加虽是妊娠期常见现象,但某些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尿素氮异常降低。需结合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判断,严重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禁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品。
甲亢患者代谢亢进会加速尿素分解,同时伴随心悸、多汗等症状。妊娠期甲亢需严格区分妊娠一过性甲状腺毒症与Graves病,前者无须治疗,后者可选用丙硫氧嘧啶控制病情,定期监测胎儿甲状腺功能。
孕妇发现尿素氮异常时应完善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排除病理性因素。日常需保证每日70克以上的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乳类、禽肉、大豆等易消化吸收的蛋白来源。避免过度节食或单一饮食,妊娠剧吐者可采用少食多餐方式。所有药物治疗均须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服用蛋白粉或氨基酸补充剂。建议每4周复查肾功能指标,动态观察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