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不是胆结石,两者是两种不同的胆囊疾病。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腔内突出的局限性病变,胆结石则是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体结晶。胆囊息肉主要有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肌症、胆囊癌等类型。
胆囊息肉通常是胆囊黏膜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多数为良性病变,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胆固醇性息肉最为常见,与胆固醇代谢异常有关,炎性息肉多由慢性胆囊炎反复刺激导致,腺瘤性息肉存在一定恶变概率。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成分改变有关,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是主要类型,结石可能阻塞胆管引发胆绞痛、黄疸等症状。
胆囊息肉与胆结石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上均有差异。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0毫米、单发、基底宽、合并胆囊结石等情况需警惕癌变可能,胆结石反复发作可能引发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超声检查是鉴别两者的主要手段,必要时需结合CT或核磁共振进一步评估。
建议定期进行肝胆超声检查监测胆囊息肉变化,避免高胆固醇饮食,保持规律作息。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无症状的小息肉可每6-12个月复查,胆结石患者需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溶石、体外碎石或胆囊切除术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