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老年人痛风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饮水量、适度运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痛风通常由高尿酸血症、关节尿酸盐沉积、遗传因素、肾功能异常、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有助于控制尿酸水平,避免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食物。增加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适量食用鸡蛋和谷物。限制酒精摄入,尤其是啤酒和烈酒可能诱发痛风发作。每日饮水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高果糖饮料和甜食,果糖可能增加尿酸生成。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促进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盐结晶形成。建议每日分次饮用白开水、淡茶水或碱性矿泉水,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夜间适当控制饮水量以防影响睡眠。合并心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水量。监测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
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帮助控制体重,改善代谢。避免剧烈运动或关节过度负重,防止诱发急性痛风发作。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注意关节保护。水中运动对关节负担较小,适合肥胖或关节损伤的老年人。运动时穿着舒适鞋袜,避免足部受伤。
急性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依托考昔片缓解疼痛和炎症。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可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碱化尿液药物如碳酸氢钠片有助于尿酸结晶溶解。秋水仙碱片可用于预防痛风急性发作。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尿酸水平。
急性发作时可对受累关节进行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慢性期可尝试温水浴或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有助于尿酸盐结晶的溶解。关节功能训练可改善活动受限。针灸和推拿可能缓解部分症状,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物理治疗应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不可替代正规医疗。
老年人痛风患者需长期坚持低嘌呤饮食,保持理想体重,避免过度疲劳和关节受凉。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急性发作时抬高患肢,减少活动,及时就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需同时控制。家属应协助老人建立健康生活习惯,监督用药,发现异常及时陪同就医。通过综合管理可有效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