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明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尿石症可通过排尿异常、疼痛、尿液变化、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判断。尿石症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
尿石症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结石刺激膀胱或尿道会导致排尿次数增多,排尿时可能伴随疼痛或灼热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流中断或尿线变细,严重时甚至无法排尿。这些症状与结石的位置和大小有关,较小的结石可能仅引起轻微不适,较大的结石可能导致明显排尿障碍。建议出现排尿异常时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
尿石症常引起腰部或下腹部疼痛,疼痛可能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肾结石可能导致肾区钝痛或绞痛,疼痛可向会阴部放射。输尿管结石可能引起剧烈绞痛,伴随恶心呕吐。疼痛程度与结石移动和尿路梗阻情况相关。疼痛发作时可能伴随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建议疼痛剧烈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应及时就医评估。
尿石症患者可能出现血尿或尿液浑浊。结石移动时可能损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合并感染时尿液可能呈现浑浊状态,伴随异味。部分患者可能观察到尿中排出小结石。尿液变化是尿石症的重要提示,建议留取尿液标本进行化验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超声检查是诊断尿石症的首选方法,可发现大多数肾和膀胱结石。CT检查具有更高敏感性,能检出微小结石并准确定位。X线检查对含钙结石诊断率较高。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结石大小、位置和尿路梗阻程度,为治疗选择提供依据。建议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尿液常规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或结晶,提示尿路损伤或感染。血液检查可评估肾功能和代谢状态。结石成分分析有助于明确病因和预防复发。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建议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和大量饮水,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尿石症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促进小结石排出。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的摄入,减少动物蛋白和盐的摄取。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水。定期复查尿液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结石情况和肾功能变化。出现发热、持续疼痛或无尿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