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鼻甲肥大患者在运动时鼻子不塞可能与运动促进鼻腔血管收缩、改善通气有关。鼻甲肥大多由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长期刺激或遗传因素引起。
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鼻腔黏膜血管收缩,肿胀的鼻甲暂时缩小,鼻腔通气空间增大。运动过程中呼吸频率加快,气流对鼻腔的机械刺激也有助于减轻黏膜水肿。规律运动还能增强免疫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概率,间接缓解鼻甲肥大症状。但运动后若未及时保暖或处于寒冷干燥环境,可能因冷空气刺激导致症状反弹。
部分患者运动后鼻塞缓解仅维持短暂时间,可能与鼻腔炎症未彻底消除有关。严重结构性鼻甲肥大或合并鼻息肉时,运动改善效果有限。长期接触粉尘、花粉等过敏原的人群,运动时脱离过敏环境可能产生类似效果,但返回原环境后症状会再次出现。
建议鼻甲肥大患者选择温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运动时注意鼻腔保暖,可配合生理盐水冲洗。若运动后鼻塞持续不缓解或伴随脓涕、头痛,需排查鼻窦炎等并发症。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室内保持湿度,减少辛辣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