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首页 / 科室列表

内科 查看详情

内科创立于1959年,是我国第一个肿瘤内科专业科室,标志着我国实体肿瘤专业化内科治疗的开始,其医疗、教学、科研的整体实力始终代表着我国肿瘤内科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肿瘤内科是国家肿瘤学重点学科点,目前下设消化肿瘤、呼吸肿瘤、淋巴肿瘤、乳腺肿瘤等专业组,负责乳腺癌、肺癌、胃癌、肠癌、食管癌、淋巴瘤、生殖肿瘤等各类实体肿瘤的内科治疗与研究。现设6个病区、病床204张,合作医院有床位294张,此外还有一个日接待量220人以上的门诊治疗中心。内科现有医护人员151人,其中医生56人、护士93人、实验室研究人员3人。医生队伍中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主任医师16人、副主任医师16人。内科是教育部肿瘤内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6人,至今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从1962年起,内科开始为全国培养肿瘤内科进修医师,至今已培养全国各地进修医师千余人,短期参观学习者无法计数。至今已举办8届全国抗肿瘤GCP培训班,为全国培养了大批肿瘤临床研究专家。创建了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CACO)等全国性学术组织,承担了全国肿瘤学的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任务。另外,内科还长期开展大量的肿瘤学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从1960年开始,内科最早在我国开始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工作,1985年被卫生部药政局认定为我国最早的国家级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基地,承担了国内外大量抗肿瘤新药的临床研究任务,协助国家制定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目前还承担国家\"863\"重大专项、\"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等一系列国家级科研专项,先后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奖项十余项。

中医科 查看详情

中医科成立于1958年,多年来科室致力于恶性肿瘤的中医诊治、预防、康复工作,形成以中医为本、中西医并重的工作特色。长期临床实践中,各位医师积累了丰富的治癌经验,认真秉承传统中医理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辩病论治,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包括围手术期、放化疗期间、维持治疗阶段、康复期的全程中医药诊治咨询。在肺癌、大肠癌、食管癌、胃癌、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淋巴瘤、前列腺癌、肝癌、鼻咽癌等多个病种的中医防治方面均有研究,并取得较好疗效。科室现有主治医师3人,均为博士学历。科室以中西医结合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努力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优势,追踪国际医学发展前沿,结合现代诊疗技术,不断丰富和提升临床治疗理念,有力保证临床疗效的可靠性。在科研方面,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院校级课题,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参与了多部肿瘤治疗专著的编写工作。中医科月均门诊量约1200人次左右,涵盖各种常见恶性肿瘤病种。在解决放化疗不良反应,特别是放射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靶向药物皮肤反应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临床工作。对于中医为主姑息治疗晚期肿瘤和老年肿瘤也积累了丰富经验。科室不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坚决抵制商业贿赂,严禁收受红包。坚持首诊负责制,病人满意度调查95%以上。科室不仅承担门诊患者的临床诊治工作,同时负责全院各病房的中医会诊工作。"}

骨科 查看详情

骨科是一个主要针对骨与软组织肿瘤以及骨转移瘤等开展诊断和外科治疗的肿瘤专业科室。共有正式医护人员19名,其中医生均具有博士学位。与其他医院不同,肿瘤专科医院的优势在于恶性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目前收治病种包括:四肢、躯干骨与软组织良性恶性肿瘤和瘤样病变;腹股沟和腋窝的肿物;皮肤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和鳞癌等);复发性骨与软组织肿瘤以及恶性肿瘤当良性肿瘤切除不彻底者;不明原因的多发骨破坏;骨的各种转移性肿瘤;四肢及脊柱病理性骨折等。由于不断探索诊疗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综合治疗的合理应用,大大提高了肿瘤病人的生存期以及生活质量。我科目前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骨肿瘤正规大剂量新辅助化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保肢技术(肿瘤切除定制型人工假体置换、肿瘤切除大段异体骨植骨、肿瘤切除+瘤段灭活再植+内固定术、肿瘤切除+人工假体+异体骨复合再植、骨肉瘤假体置换术后松动翻修术);骨转移癌的手术及药物治疗;脊柱肿瘤的手术治疗(一期后路全椎体切除术等)和微创治疗(骨水泥椎体成型);骶骨恶性骨肿瘤手术治疗;各部位的截肢术;B超或CT引导下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穿刺活检;恶性黑色素瘤的标准化治疗(包括病灶扩大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和生物治疗);肿瘤切除后创面覆盖与修复技术,还有国内最早开展的移动式术中放疗治疗各种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等。我科在学术带头人于胜吉教授的领导下,除承担日常临床工作的同时,还积极进行科学研究,近5年承担各类科研课题5项。此外,还承担着临床研究生的培养,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

头颈外科 查看详情

头颈外科是以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耳鼻咽喉部、颈部及颅底恶性肿瘤为主的科室。1958年我院建院,头颈外科是国内肿瘤学界最早建立的科室之一。在哈献文、屠规益、李庆宏、唐平章、徐震纲、刘绍严等历任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经过几代头颈医师的努力,科室逐渐发展壮大。现科室设有三个病区,病床107张,共有医护人员68名(医生23名,护士45名),其中主任医师10人,副主任医师5人。2019年,我科接诊门诊病人超过7.3万人次,完成手术6300余台。目前,头颈外科是临床肿瘤学国家重点学科点之一,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目前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6人。我科在国内最早开展喉及下咽部分切除手术、颅底手术、鼻咽癌放疗失败后挽救手术及下咽颈段食管癌的术前放疗综合治疗等,提高了生存率。另一方面,强调肿瘤外科的器官功能保全性治疗,应用各种游离皮瓣修复头颈部术后缺损,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坚持定期对喉全切除的患者组织食管发音训练,使患者能够恢复语言能力,在国内居领先水平。此外,我科与神经外科密切合作治疗各种颅底肿瘤,特别是颅底沟通肿瘤颇具特色。科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课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中国医药卫生发展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青年科研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首都特色临床科研基金等省部级课题,承担院所科研课题多项。其中\"下咽癌的综合治疗及手术\"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科技部科技进步奖。\"部分喉切除治疗T3、T4喉癌\"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颈分(择)区性清扫术治疗头颈部鳞癌的前瞻性研究与临床规范化治疗模式的建立》获中华医学会及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站在国家队的高度,在国内牵头制定了《分化型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专家共识(2017版)》,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制定《甲状腺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等。头颈外科主办学术活动:2012年起每年举办甲状腺癌规范化诊治学术会议以及国际头颈肿瘤学会,迄今已举办八届。2018年受国际头颈肿瘤学会联盟委托举办全球巡讲。头颈外科主办学习班、培训班:自1990年起举办无喉发音班,迄今已举办50期。连续二十余年举办高级医师进修班,已成功举办36期,为全国培养了200余名头颈肿瘤外科高级人才。自2017年开始举办\"显微外科在头颈肿瘤中的应用\"国家级培训项目、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

泌尿外科 查看详情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是我国泌尿肿瘤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治疗领域顶级水平的科室,在这里病人会得到最好的治疗。我们秉承\"至真至善,常学常新\"的理念,不断提升诊治水平,不断加强对病人的关心关爱,与病人携手共同战胜癌症。科室始建于1981年,在全国各级肿瘤医院中最早独立建科。经过近40年几代人的努力,我科已经发展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临床科室。科室医疗技术力量雄厚、专业人才结构合理。目前,在医院本部及分院设有3个病区,拥有病床100余张。本部现有医护人员40余名,医生20名,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及住院医师7名。本科室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承担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进修生和留学生以及协和医科大学实习生的临床实习和授课工作,是北京市肿瘤专科医师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每年定期举办国家癌症中心泌尿外科精英培训班,为我国泌尿肿瘤学科培训骨干人才。科室手术体系全面,手术技术先进。坚持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促进病人尽快康复。在这里,几乎所有疾病都是通过微创技术得到治疗,手术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科室在腹腔镜复杂肾肿瘤的保留肾脏手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静脉瘤栓取栓术、保留性神经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术、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术等疑难、高风险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新性开展的全腹腔镜下邢式新膀胱手术,明显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肿瘤专科医院的泌尿外科,该科室的优势在于能够为病人提供综合性治疗与个性治疗。与影像诊断科、病理科、放疗科和肿瘤内科等学科专家组建多学科综合诊疗团队,搭建会诊平台,对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盂癌、输尿管癌、肾上腺肿瘤、腹膜后肿瘤、阴茎癌、阴囊肿瘤、睾丸肿瘤及盆腔肿瘤等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将微创手术与放疗、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相结合,大幅提高治疗效果。该科室的技术水平享誉世界各地,蜚声海内外,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患者也纷纷慕名而来,到这里寻找最后的希望,疑难杂症得到良好治疗。该科室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基础及临床科研课题,实施国际和国内新药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数百篇,获得十余项科技进步奖。本科室专家活跃在各种国际国内学术舞台,担任了大量重要学术职务,包括国家卫计

麻醉科 查看详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肿瘤专科医院,其麻醉科创立于建院之初,其发展与所院同步,已成为外科发展中重要的学科。麻醉科现有医生37名,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11名,主治医师14名,住院医师6名,是协和医大临床麻醉学的硕士、博士培养点,同时为各级医院培训肿瘤麻醉学进修生。年完成各种肿瘤手术的麻醉近2万余台次,其中全身麻醉占95%以上,高危、疑难、老年等病例占50%以上。目前共有设备精良的层流手术间24个,各手术间均配备了先进的麻醉机和生命体征监护仪、气体监测和有创监测等。麻醉科拥有纤维支气管光导镜、高频振动通气机、BIS监护仪、脑氧监护、血气分析、体外循环机等先进设备,为各种手术和病人提供了麻醉保障。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麻醉科已形成了以医、教、研为主体的临床科室,临床工作涵盖日常手术麻醉,癌痛治疗及门诊特殊检查的镇静止痛,同时也承担科研教学和研究生、进修生的培养工作,并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兄弟医院共同组成了国家麻醉重点学科与麻醉学科教研室。科室以胸科麻醉、头颈麻醉、高龄、危重、疑难病人麻醉为特点,在双腔支气管麻醉,气管内肿物及隆突成型术等胸科疑难手术麻醉,胸腔、头颈、盆腹腔巨大肿物麻醉,嗜铬细胞瘤麻醉,困难气道处理,癌痛治疗等方面独具特长,处于领先地位。每年完成胸科肿瘤手术麻醉4000余台,为全国之最,每年定期举办全国胸部肿瘤手术麻醉进展提高班,深受各地学员的好评。科内每天均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资格的医生长期负责癌症病人疼痛治疗工作,年门诊量3000余人次,对肿瘤疼痛病人实施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提高了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科内非常重视各级医师的培养工作,特别是为青年医生的成长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积极参加全国各种学术活动,加强与兄弟医院的交流,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全科医师兢兢业业,认真求实、以科训\"严谨、博学、协作、创新\"为理念,以\"患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努力为肿瘤事业和麻醉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妇科 查看详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创建于1958年,目前是全国最大的妇科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之一。科室拥有临床工作人员100余人,其中包括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10人。主要开展对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阴道癌等恶性肿瘤以及各种妇科良性肿瘤的专科诊疗。目前设有病床130张,分为三个病房,另设妇科后装放射治疗中心。门诊量5万余人次\/年,手术量2000余台\/年,放疗800余例\/年,化疗1万余例次\/年。妇瘤大型手术(如广泛子宫切除、盆腹腔淋巴结清扫、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及外阴癌根治等)是科室的主要优势项目。近十年来科室大力发展微创技术,使更多的根治性手术借助腹腔镜完成,大幅提高了手术质量,并促进了患者术后恢复,腹腔镜根治性手术逐步成为科室的特色治疗。自60年代以来,宫颈癌放射治疗一直是妇科的主要专长,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近年又开展了适形调强放疗、三维后装治疗等新技术,使妇科肿瘤放疗稳居国内领先地位。科室的最主要特色是综合采用手术、放化疗等多种手段,给予患者最为合理化的治疗,从而使宫颈癌等常见妇科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稳居全国前列。妇瘤科为国家肿瘤学重点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包括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预防和治疗的研究、卵巢癌的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以及妇科肿瘤基因及转化医学研究等。该科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名。另外,每年接收全国进修医生的短期参观学习和半年、1年的进修学习。每年承办国家级及北京市妇科肿瘤学习班等继教项目。

检验科 查看详情

检验科是全国最早依托于肿瘤临床诊断、治疗而建立的检验专业科室,专业技术水平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科室秉承科训\"检以德为先,验以真为本\",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检查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的实验室依据。检验科全科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4人;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6人。现科室下设临床基础检验(含骨髓细胞学)专业,临床生物化学专业、临床免疫学专业、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和临床微生物学专业等多个专业组,开展检验项目400余项,年工作量1400万余件,其中以肿瘤相关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测为特色,同国际同行保持一致水平。近年来,检验科在临床检验、教学、科研上全面发展。科室根据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ISO15189:2012)要求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各项检测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并参加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所开展的项目室间质量评价及国际Bio-Rad室间质量评价,成绩优异。科室承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检验本科专业的教学任务,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博士点、硕士点,同时也是北京市卫生局专科检验医师\/技师培训基地。近5年,科室承担或主要参与课题24项,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4项、院所项目14项;发表论文60余篇。"}

病理科 查看详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是在1958年建院时首批建立的独立建制科室之一,历经半个世纪,现已成为国内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以医教研为核心的临床诊疗研究型学科及教学基地之一。病理科由外科病理学部、细胞病理室、分子病理室三部分构成。现职员工64名:主任医师10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6名,助理研究员4名;住院医师8名;技师25名,技术辅助人员4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具备丰富的肿瘤病理资源库,形成了针对全身各系统及部位肿瘤的病理诊断优势,建立了完善的病理诊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软组织肿瘤、神经及骨肿瘤在内的各类肿瘤标本取材规范、诊断与鉴别诊断规范;严格的诊断医师等级准入制度、定期继续教育及相应岗位职责考核制度;三级医师诊断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与疑难病例会诊制度相结合等各项诊断质量保障性制度。2013年完成临床病理外检诊断38476例;术中冰冻诊断21296例次;细胞学诊断33062例;分子检测5717例项;院际间疑难病理会诊26051例;基因突变检测2700余例,FISH检测1500余例,基因重排1400余例。随着病理科肿瘤病理亚专业组日渐成熟,为肿瘤病理精细化诊断及建立临床病理MDT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团队基础。目前已建立的亚专业组包括胸部肿瘤、淋巴瘤、肝癌、结直肠癌、妇科肿瘤、乳腺肿瘤、泌尿系统肿瘤、骨及软组织肿瘤以及神经系统肿瘤等。2007年以来,病理科规模及效益居国内领先,诊断设施、环境、常规技术及特殊诊断设备、分子病理检测平台以及教学设施进一步得以拓展,技术操作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极大提高。2009年以来免疫组化检测进入国际CAP认证行列,每年测评符合率均为100%;2010年以来免疫组化检测技术质控获国家卫生部PQCC认证;2012年分子病理PCR检测获得临检实验室认可。病理科兼任医院及本专业教学和临床科研任务,1997年成为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已获得学位的硕士研究生25名,博士生研究生16名。2006年被评定为北京市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每年接受来自外单位的住院医师规培3-6名,接受进修医师培训5-10名。病理科担任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级课题9项,局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4项,院级课题63项,总研究经费918万元;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

放射治疗科 查看详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是一个由临床治疗、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室三部分组成的专业科室,临床分为头颈、胸和腹部肿瘤三个专业组。是一支由医护人员、物理师和工程师等170余人组成的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其中首席专家4人、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职称7人。本科拥有8台直线加速器,包括当今最先进的IGRT(图象引导)加速器及螺旋断层(TOMO)加速器,2台CT模拟定位机,1台常规模拟定位机,30余套逆向计划设计系统,包括Pinnacle、Eclipse、Monaco、Brainlab等主流计划系统、1台近距离治疗机和1台热疗机等一流的设备和完善的管理结构。每年收治新病人约5000人,主要治疗的恶性肿瘤包括鼻咽癌、头颈部肿瘤、脑瘤、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直肠癌、儿童肿瘤和软组织肉瘤等。率先在国内开展旋转容积调强放疗(VMAT)、螺旋断层调强放疗(TOMO)、图像引导放疗(IGRT),立体定向放疗(SRS)、普通调强放疗(IMRT)、适形放疗(CRT)等技术,每年有超过5000例病人接受放疗。该科自2007年以来共获得60余项科研课题经费,包括1个国际级项目、14个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等,是国家放射肿瘤学重点学科点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一、历史与现状放射治疗科是一个由临床治疗、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室三部分组成的专业科室,临床分为头颈、胸和腹部肿瘤三个专业组。有一支由医护人员、物理师和工程师等170余人组成的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其中首席专家4人、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职称7人。本科拥有8台直线加速器,包括当今最先进的IGRT(图象引导)加速器及螺旋断层(TOMO)加速器,2台CT模拟定位机,1台常规模拟定位机,30余套逆向计划设计系统,包括Pinnacle、Eclipse、Monaco、Brainlab等主流计划系统、1台近距离治疗机和1台热疗机等一流的设备和完善的管理结构。每年收治新病人约5000人,主要治疗的恶性肿瘤包括鼻咽癌、头颈部肿瘤、脑瘤、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直肠癌、儿童肿瘤和软组织肉瘤等。该科2007年以来申请到国家或省部级课题24项,其中国际合作1项(SUPEREMO),国家863重大课题1项和十一五攻关2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首发基金9项等。医院重大课题20余项,普通课题10余项。以

肝胆外科 查看详情

肝胆外科在国内久负盛誉,主要收治各种肝脏良恶性肿瘤、胆囊癌、胆管癌及脾脏肿瘤等患者。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在编医师13名,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3人,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名。常规开展肝、胆、脾、腹膜后肿瘤手术,可完成肝叶切除、肝段切除、肝尾叶巨大肿瘤切除术、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门脉取瘤栓术、联合脏器切除术、肝三叶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胆囊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腹腔镜大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创立\"肝区域选择性适时血流阻断\"(SDRVO)切肝新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安全切除中央型肝癌,并经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将,中央型肝细胞癌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肝胆外科倡导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组建肝胆肿瘤疑难病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多学科整合医疗会诊机构(MDT),同时开展多项药物(包括中药、靶向治疗药物等)临床试验研究。每年定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课程培训班及全国肝胆外科专业会议2-3次。同时积极开展肝癌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承担着863、973、985计划、十二.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大型科研项目,每年在国际及国内发表大量专业论文。科室主任吴健雄教授为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国家一级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及全国肝癌学组组长,并被中国科学院聘为第461次香山科学会议("发挥中西医优势治疗原发性肝癌"为主题讨论会)的执行主席。"}

核医学科(PET-CT中心) 查看详情

核医学科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核医学科之一,是国家教委重点学科点和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该科现有职工52人:医师29人,物理师2人,化学师1人,技师14人,护师6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19人。博导2人,硕导3人。是我国唯一能招收核医学物理博士研究生的单位。核医学科现有PET\/CT两台、SPECT\/CT两台、回旋加速器一台,年显像人数过20000人次,全身骨显像及PET\/CT总数居全国前列。核医学科现有6张放射性核素治疗病床,可开展131I甲状腺癌治疗、骨转移癌核素治疗和粒子植入治疗等。核医学科于1960年已开始I-131治疗甲状腺癌,是全国最早开展核素治疗的科室之一。1984年在国内首批引进SPECT,率先在我国应用SPECT新技术。2006年引进PET\/CT及回旋加速器。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PET\/CT、SPECT及核医学新技术等培训班及学术会议,为我国PET\/CT、SPECT及回旋加速器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承担了多项国家及部级重点课题,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人,获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核医学科还长期承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医学研究合作(RCA)课题,多次举办IAEA培训班,派多名专家出国学术交流。该科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得到了同行的公认,曾任第六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现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医学国家协调员和多个全国性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医学影像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06年-2019年是北京市核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中主任委员单位。我院核医学科全体员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正朝着肿瘤分子核医学和分子影像学的方向发展。

结直肠外科 查看详情

结直肠外科的前身为腹部外科二病房,经过50余年的发展与积淀,成长为国内知名的结直肠肿瘤专科。2015年为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引进我国著名结直肠外科专家王锡山教授,组建了崭新的结直肠外科团队。目前,学科技术力量雄厚,科室主任王锡山教授,科室副主任刘骞教授,病区主任周志祥教授和张海增教授,护士长聂红霞,现有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国际认证造口师2人。结直肠外科现有病床45张,病房年手术量近1200台,其中腹腔镜手术占95%。科室依托医院及国家癌症中心,借助《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的学术平台,大力倡导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目前是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结直肠肿瘤学组副组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多学科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院校级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先后获得中国抗癌协会三等奖1项,华夏医学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各类医疗新技术10余项。科室常规开展结直肠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和扩大根治术、结直肠肿瘤的类-NOTES(NOSES)手术、早期直肠肿瘤的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和各类腹腔镜下低位超低位保肛手术。同时,科室开展多种疑难和高难度手术,包括局部晚期结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手术、结直肠癌肝(肺)转移的多脏器切除手术、结直肠癌的功能外科手术(保留自主神经、保留直肠壶腹等)、家族性息肉病的手术治疗、复发性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罕见类型结直肠肿瘤的治疗等。始终坚持以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为目标,积极推广结直肠肿瘤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手术,重视MDT(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不断创新,挑战难度,最大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获益。

介入治疗科 查看详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是在原介入病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介入门诊、病房、手术为一体的临床一线科室,历经20余年的学术文化积淀于2015年5月医院正式批准以学科建制,并引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介入治疗中心主任李肖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科室现有医生、护理和技师团队50人(其中正高4名、副高5名;博导3名、硕导2名);院本部开放病床50余张,诊疗设备先进、专业划分明确、学科特色鲜明,广泛开展了各项常规及疑难介入诊疗项目(包括多种影像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引流、血管与非血管腔道成形、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各种肿瘤栓塞治疗、消融、粒子植入、椎体成型、滤器安置、血管与体内异物打捞、输液港安置与维护等),涵盖临床各系统专业疾病(包括头颈、胸腹、盆部脏器、四肢骨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出血与血栓性病变、布加综合征、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良、恶性肿瘤等),在肿瘤与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独树一帜。依托国家癌症中心平台,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勇于实践、勤于思索、敢于担当的微创介入学科团队,开通24小时介入急诊救治绿色通道,竭诚为广大病患提供最优质的微创介入诊疗服务。同时,作为国家癌症中心微创介入培训基地,中国出血中心联盟专科医院示范基地、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培训基地,热忱欢迎广大医学青年才俊加盟,前来进修、访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合作研究。"}]

内镜科 查看详情

内镜科成立于1994年,是集内镜检查、诊断、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独立临床医技科室,具有病床9张,每年收治病人400余人。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者3人,硕士学位者3人,另有护理人员6人。2011年完成内镜检查及治疗24000余例,各种内镜下治疗1800余例。内镜科有OLYMPUS260内镜系统11套、OLYMPUS240内镜主机3台、OLYMPUS超声内镜主机3套、东芝Ultimax数字胃肠机1台、各种内镜70余条。另有STOZE硬式支气管镜1套,ERBE冷冻治疗仪、ERBE氩气刀、激光治疗仪等治疗设备。开展多种内镜的临床治疗工作,如消化道及呼吸道息肉的切除、套扎;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切除;消化道早期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粘膜切除;消化道早期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激光治疗及氩离子血凝(APC)治疗;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套扎、注射硬化剂);消化道及呼吸道良、恶性狭窄的扩张及支架的施放;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胰胆管的内引流和外引流等;肺癌的早期发现,超细支气管镜,肺灌洗,经支气管细针穿刺活检等,近年来利用HALO射频消融系统及Dutte多环切套扎切除系统,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了早期食管癌的射频消融治疗以及多环套扎切除,应用共聚焦微探头以及内镜下放大探头仪器进一步显著提高了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治疗水平。科室承担及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要题,其中独立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计划项目\"肿瘤微创诊疗平台的建立\",参加国家\"八五\"、\"九五\"之中\"食管癌早诊早治\"的攻关课题,连续4次独立承担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参与卫生部公益行业专项基金项目,独立承担北京市科委重大专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规范的研究\"以及首发基金\"北京社区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承担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4项,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2项。培养研究生10名,在读研究生4名。科室目前为卫生部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食管癌贲门癌专家组组长单位,承担国家医改重大专项食管癌早诊早治工作的技术支持。科室工作人员过去多年来一直在食管癌高发现场,应用内镜研究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并且取得显著成绩。1995年在\"八五\"攻关课题验收时被评为优秀课题,得到国家认可。同时作为\"食管癌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研究\

胸外科 查看详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第一个胸部肿瘤外科,现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上连续4年位列全国普胸外科第一名,年手术量达5000例,其中胸部肿瘤数量居全国之首。科室下设4个病区,开放床位200张。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由10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强大的医疗、护理和科研团队,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主任医师13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10人。科室以肺癌、食管癌诊治为重点,在肺良性肿瘤、气管肿瘤、贲门癌、胸腺瘤等纵膈肿瘤、胸壁肿瘤的外科和综合治疗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肺癌和食管癌的筛查、早期诊断、微创外科治疗、术后全程管理已形成系统化和规范化模式;对于局部晚期胸部肿瘤,联合麻醉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病理、介入、综合科等组建了多学科综合诊疗团队,疗效达国际先进水平;牵头制定我国《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肺癌诊疗规范》、《食管癌诊断标准》等行业指导用书。拥有胸腔镜、腹腔镜、运动心肺功能仪、肺功能仪、移动式X线机、监护仪器、荧光光导支气管镜、医用超声内窥镜、电子内窥镜等先进设备。我科承担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保健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以赫捷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因在\"食管癌规范化诊疗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突出贡献,荣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学科带头人赫捷院士为首的学术骨干担任大量重要学术职务,包括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北京市医学会胸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等。《ATS》杂志中文版主编和秘书长、《中华肿瘤杂志》和《中国肿瘤》主编、《中华医学杂志》副主编。

胰胃外科 查看详情

科室概况:胰胃外科是在原腹部肿瘤外科(1958年建立)、胰腺肿瘤中心(2000年建立)的基础上,为了学科的更好发展、创建的科室,现开放床位45张。人员构成:医生14人,其中正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人。护士21人,其中主管护师4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4人。诊疗范围:胰腺良恶性肿瘤: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囊腺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胰腺囊肿等。胃癌;十二指肠,壶腹,胆总管肿瘤;胃间质瘤胃肠道间质瘤和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可以开展胃和胰腺相关的各类手术,年手术量1000余台,其中胰腺肿瘤300台左右、胃肿瘤700台左右。门诊情况:王成锋:周三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下午特需门诊。袁兴华:周三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下午特需门诊。赵东兵:周一下午、周四上午专家门诊。田艳涛: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上午特需门诊。车旭:周三下午、周四上午专家门诊。孙越民:周二下午、周四下午专家门诊。白晓枫:周二上午、周三下午专家门诊。钟宇新:周二下午专家门诊。除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外,周三下午还开设有胰腺专科门诊,进行门诊手术等。科研情况:承担\"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等多项国家级胰腺癌课题4项,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卫生部专项科研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等省部级胰腺癌课题12项。10年来发表专业论文190余篇,其中最高影响因子36.377分、出版专著5部。其中《胰腺癌的综合防治模式》等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作为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胰腺学组的组长单位,我们还承担着卫计委、中华医学会、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组织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等。累计培养博士生50余名、硕士生200余名,进修生5000余名。,,

影像诊断科 查看详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成立于1961年(于建院早期,放射科分离为放射诊断科及放射治疗科),经历届主任和几代影像人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肿瘤影像诊断中心之一,融临床、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影像学专业科室,拥有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大型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在肿瘤影像诊断方面位居国内领先水平,是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重点学科、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北京市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一、科室现状截止2016年底,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共计134人,其中主任医师13名,副主任医(护)师14名,主治医师28名,主管技师人数39人,主管护士人数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8人,硕士学位33人,在读研究生26人;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0名。拥有5台64层螺旋CT扫描仪(包括GEDiscoveryCT750HD宝石能谱CT),磁共振扫描仪4台(包括GEDiscoveryMR7503.0T磁共振扫描仪),DR胸片机3台、多功能DR机1台、数字化胃肠机3台,乳腺CR、DR各1台。并在国内较早地建立和使用了PACS\/RIS(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实现了数字化阅片、影像存储与档案管理。二、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影像诊断科自成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的培养。前任主任周纯武教授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乳腺学组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放射医师协会北京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现任主任赵心明教授是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腹部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装备协会普通放射装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胰腺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放射学分会常委。另有多为专家在全国各类专业学会担任副主任委员、副会长、常委及委员等35人次,在全国各大医院放射科位居前列,还有7人次的青年学术骨干的学术任职。建立了头颈部、胸部、腹部、乳腺等专业分组及子专业组,部分专业组专家的学术造诣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医疗工作2016年度总检查人次39万余人次,其中常规X线、CT、MRI分别完成近8万、26万余、5万余人次,近年来每年工作量平均增长18%。每年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放射摄片会诊近1万例。始终以质量为本,有严格的

重症加强治疗科 查看详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创建于1983年,是我国最早在专科医院设立的综合性专业重症监护治疗科室。目前ICU人员包括副主任医师以上2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1名。护理团队由主管护师、护师和护士等32名构成。重症医学科目前设有15张床位,均为多功能抢救床单元,配备国内外先进的医疗监测设备,包括呼吸机、血滤机、监护仪、除颤仪、无创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腹内压监测等。ICU目前能开展呼吸支持、营养支持、肾脏替代治疗、抗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抗感染、抗心律失常、溶栓、心肺复苏后高级生命支持等治疗。承担着全院外科患者的术前高危患者的会诊,高危患者术后监护,肿瘤围治疗期如手术、放疗、全身治疗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抢救和器官支持治疗。目前每年收治患者13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95%以上。科室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各项活动,包括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医疗工作,2011年的援藏工作,2013年的援疆工作等。科室每年都发表多篇中文和英文的学术论文,多项课题在研。科室也参与北京市外科肿瘤学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自2018年科室每年承办《肿瘤围术期加强治疗研讨会》,自2020年每年承办《肿瘤合并呼吸衰竭学习班》科室秉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方针,服务肿瘤重症患者。,,

综合科 查看详情

综合科现有临床专业医师18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7人。现有病床51张,其中抢救床位2张;合作医院主管床位150张。日平均急诊量50人次,年门诊量15000人次左右,科室成立于2002年,至今12年历史,承担了肿瘤并发症及急危重症的各项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是肿瘤专科医院全国唯一一个肿瘤并发症及急危重症的诊治科室。诊治范围包括:①肿瘤病人的急危重症,如消化道出血,恶性胸腹水,心包积液,颅内高压,急性肠梗阻,上腔静脉综合征,呼吸系统感染、化疗后骨髓抑制等;②肿瘤病人的合并症,如肿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以及放化疗后,术后并发感染等;③晚期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止痛治疗及舒缓医疗,以及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④承担肿瘤医院放化疗前后并发症的诊治。科室优势特色:①2013年我科成为全国首批疼痛规范化治疗的无痛病房。利用国外疼痛管理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等新方法,尽可能减少肿瘤患者的晚期癌痛。②肿瘤营养治疗是肿瘤多学科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2年我科成立了专门营养支持小组(NST)致力于肿瘤患者全程营养管理,能够提供从营养筛查,评估,治疗计划实施(膳食指导,膳食强化,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支持),效果评估,方案调整等全方位规范化诊治策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抗肿瘤治疗顺应性。③社会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对肿瘤病人进行心理治疗,除关注肿瘤病人的生理康复外,还应积极关注肿瘤病人的面临的社会生理问题,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我科拥有专业心理医师资格医生,为患者及家属做出专业的心理指导和康复治疗。④我科致力于肿瘤的舒缓(姑息)治疗多年。提高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正确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给予相应的处理,使晚期肿瘤及临终前患者在有限的生存期内减轻疾病痛苦。病人获得躯体和心理舒适,有助于给病人带来一种满足、安全、尊重感,提高了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为其家庭稳定,社会和谐带来最大的益处。⑤与多科室合作承担院所及国家各项科研项目。⑥与国外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每年派出我科医生到发达国家进修及参加学会,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科室荣誉①2013年我科成为全国首批疼痛规范化治疗的无痛病房。利用国外疼痛管理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等新方法,尽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