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一岁宝宝发烧拉肚子,诊断是急性肠炎,昨天开始不烧也不拉屎了,医生说不要多吃,就只是给宝宝吃的稀饭和糊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滕圣元 住院医师
肥城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陈海鹏 住院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拉屎出血但是不疼怎么办?

拉屎出血但是不疼可能与痔疮、肛裂、直肠息肉、肠道炎症或结肠肿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痔疮

痔疮是肛门静脉曲张形成的团块,内痔出血通常无痛感,表现为便后滴血或厕纸带血。患者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软化粪便,减少排便用力。医生可能推荐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栓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行痔切除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2、肛裂

慢性肛裂可能仅表现为出血而无明显疼痛,多因长期便秘导致。建议保持肛门清洁并使用温水坐浴,药物可选择硝酸甘油软膏促进裂口愈合,顽固性肛裂需行肛裂切除术或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3、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表面血管破裂会引起无痛性便血,血液常附着于粪便表面。确诊需通过肠镜检查,较小息肉可在肠镜下直接切除,较大息肉或怀疑癌变时需行经肛门直肠息肉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

4、肠道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黏液血便,伴随里急后重感。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等抗炎药物,重症需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同时需进行低渣饮食管理。

5、结肠肿瘤

结肠癌早期可表现为间歇性无痛便血,常被误认为痔疮。40岁以上人群出现该症状应及时进行肠镜筛查,确诊后根据分期选择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或放化疗,早期发现预后较好。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久站。出血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体重下降、排便习惯改变时,应立即至消化内科或肛肠外科就诊,排除恶性病变可能。记录出血颜色、频率及粪便形态有助于医生诊断,检查前3天需避免摄入动物血制品以免干扰隐血试验结果。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拉屎拉出来有血怎么办?

排便带血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肛周清洁、使用药物、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便血可能由痔疮、肛裂、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对肛门的刺激。建议选择燕麦、西蓝花、火龙果等食物,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摄入,防止加重肠道黏膜充血。

2、保持肛周清洁

每次排便后使用温水清洗肛门区域,避免使用粗糙厕纸擦拭。可每日进行10分钟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防止潮湿环境引发感染。

3、使用药物

痔疮引起的便血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复方角菜酸酯栓、云南白药痔疮膏等外用药物。肠道炎症需配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口服药物。切勿自行使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

4、手术治疗

反复出血的痔疮可考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肠息肉需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结直肠肿瘤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手术方案。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监测创面愈合情况。

5、中医调理

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者可服用槐角丸,气滞血瘀型适用痔炎消片。针灸选取长强、承山等穴位改善局部气血运行。艾灸足三里穴能增强脾胃功能,辅助调节肠道状态。

出现便血需记录出血颜色、频率及伴随症状,鲜红色血多提示肛周病变,暗红色血可能来源于上消化道。50岁以上人群首次便血应完善肠镜检查。日常避免久坐久站,建议每半小时变换体位,规律进行提肛运动。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消瘦、腹痛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恶性肿瘤风险。治疗期间保持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影响恢复。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拉屎是绿色的怎么回事?

绿色大便可能由饮食因素、药物影响、胃肠功能紊乱、胆道疾病、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绿色大便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调整饮食、停用相关药物、补充益生菌、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饮食因素

摄入大量绿色蔬菜或含人工色素的食品可能导致大便颜色变绿。菠菜、西蓝花等深绿色蔬菜含有丰富叶绿素,食用后未被完全吸收的色素随粪便排出。食用绿色冰激凌、糖果等含色素加工食品也可能导致短暂性绿色大便。这种情况无须干预,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后大便颜色可恢复正常。

2、药物影响

部分药物如铁剂、抗生素、消炎药等可能改变大便颜色。补铁制剂在肠道氧化后会产生黑色硫化铁,与胆汁混合后呈现深绿色。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影响胆红素代谢过程。通常停药后症状消失,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3、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蠕动过快时,胆汁未充分分解便排出体外,胆绿素使粪便呈现绿色。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等疾病,可能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配合消化酶改善消化功能。

4、胆道疾病

胆管梗阻或胆囊炎等疾病可能导致胆汁排泄异常,胆绿素未被充分还原即排出。可能伴随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需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确诊后可选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严重者需行胆囊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5、肠道感染

沙门氏菌、轮状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引起绿色水样便,多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病原体刺激肠道加速蠕动,同时可能产生特殊代谢产物改变粪便颜色。可检测粪便常规,确诊后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必要时根据病原学结果选择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出现绿色大便时建议记录饮食和用药情况,观察是否伴有其他不适症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若绿色大便持续超过三天,或伴随体重下降、持续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哺乳期母亲发现婴儿绿色大便时,需注意排查母乳喂养不足或乳糖不耐受等情况。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新生儿拉屎酸臭怎么回事?

新生儿大便酸臭可能由喂养方式不当、乳糖不耐受、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感染、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乳糖酶、使用益生菌、抗感染治疗、回避过敏原等方式改善。

1、喂养方式不当

母乳喂养时母亲饮食过于油腻或高蛋白,配方奶冲调过浓,均可导致新生儿消化不良。未及时拍嗝或喂养过量会使食物在肠道过度发酵,产生酸臭味。建议母亲保持清淡饮食,按标准比例冲调奶粉,每次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

2、乳糖不耐受

原发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会使奶中乳糖无法分解,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酸性物质。典型表现为黄色泡沫便伴酸臭,可能伴随肠鸣腹胀。可尝试低乳糖配方奶或补充乳糖酶制剂,如儿歌乳糖酶、康丽赋乳糖酶等。

3、胃肠功能紊乱

新生儿肠道菌群未完全建立,消化酶分泌不足,易出现胃肠蠕动异常。大便可见奶瓣或黏液,气味酸腐。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调节,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

4、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或细菌性肠炎会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呈蛋花汤样伴酸臭,可能伴有发热。需化验便常规确诊,细菌感染可选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病毒感染以补液和蒙脱石散对症为主。

5、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常见于配方奶喂养儿,大便除酸臭外可能带血丝,伴随湿疹或呕吐。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粉,母乳喂养母亲应忌口乳制品。严重过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糖浆。

家长需每日记录大便次数、性状和气味变化,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哭闹不安、食欲下降等异常。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若酸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感染或代谢性疾病。哺乳期母亲应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配方奶喂养者需确保奶具严格消毒。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肚子痛拉屎带血怎么办好?

肚子痛拉屎带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肚子痛拉屎带血可能与痔疮、肛裂、肠炎、肠息肉、肠癌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肚子痛拉屎带血可能与饮食不当有关,比如经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导致胃肠黏膜受到刺激,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香蕉、火龙果、菠菜等,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症状。

2、补充水分

肚子痛拉屎带血可能与体内水分不足有关,导致大便干结,排便时用力过度,容易引起肛裂,出现便血、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有助于软化大便,改善症状。

3、药物治疗

肚子痛拉屎带血可能与痔疮有关,痔疮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充血肿大所致,通常表现为便血、肛门疼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痔疮栓、痔疮膏、口服止血药等药物治疗。

4、内镜治疗

肚子痛拉屎带血可能与肠息肉有关,肠息肉是肠道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

5、手术治疗

肚子痛拉屎带血可能与肠癌有关,肠癌是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治疗。

肚子痛拉屎带血的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应多喝水,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鸡胸 胃下垂 脑囊虫病 胡桃夹食管 慢性胃窦炎 脉络膜破裂 维生素K缺乏症 上颌窦恶性肿瘤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