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 龋齿

龋齿未萌出是什么意思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奶瓶龋齿怎么治疗?

奶瓶龋齿可通过涂氟治疗、充填修复、冠修复、根管治疗、拔牙等方式治疗。奶瓶龋齿通常由长期含奶瓶入睡、高糖饮食喂养、口腔清洁不足、牙釉质发育不良、致龋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涂氟治疗

适用于早期浅龋,通过专业氟化物涂抹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氟化钠护齿剂可促进釉质再矿化,操作无创且适合低龄儿童。治疗需每3-6个月重复进行,同时需家长配合减少夜间哺乳频率。

2、充填修复

针对已形成龋洞的中度龋齿,清除腐质后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填充。玻璃离子材料具有释氟特性,复合树脂则更美观。操作时可能需局部麻醉,术后需避免过硬食物。

3、冠修复

适用于大面积缺损的乳磨牙,采用预成金属冠包裹患牙。不锈钢冠能恢复咀嚼功能并防止牙齿折裂,维持间隙至恒牙萌出。需分两次就诊完成牙体预备和戴冠。

4、根管治疗

针对深龋引发牙髓炎的病例,需去除感染牙髓并用可吸收材料充填根管。常用药物如氢氧化钙糊剂可控制感染,治疗后可配合树脂冠修复。需评估恒牙胚发育情况。

5、拔牙

仅用于无法保留的残根残冠或严重感染病例。拔牙后需佩戴间隙保持器防止邻牙移位,可选择固定式或活动式装置。过早缺失乳牙可能影响颌骨发育和恒牙萌出。

预防奶瓶龋齿需从喂养习惯调整入手,避免睡前含奶瓶,改用杯子喂饮。每日至少两次用指套牙刷清洁乳牙,限制果汁和甜食摄入。定期口腔检查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每3-6个月进行专业涂氟。出现白垩色斑块或褐色龋斑时需及时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乳牙早失。家长应示范正确刷牙方法,帮助孩子建立餐后漱口习惯。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儿童牙齿正常萌出的规律?

儿童牙齿萌出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和对称规律,乳牙通常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恒牙则在6岁左右开始替换。牙齿萌出顺序主要有下颌早于上颌、前牙早于后牙、左右对称萌出等特点,具体时间受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全身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

1、乳牙萌出时间

乳牙共20颗,多数婴儿在6-8个月时下颌中切牙最先萌出,随后上颌中切牙在8-12个月出现。第一乳磨牙通常在12-16个月萌出,乳尖牙在16-20个月萌出,第二乳磨牙最晚在20-30个月完成萌出。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可能出现萌出延迟,但一般不超过正常范围4个月。

2、恒牙替换顺序

恒牙萌出始于6岁左右,第一恒磨牙最先在乳牙列后方萌出。6-8岁期间下颌中切牙替换乳中切牙,7-9岁上颌中切牙完成替换。9-12岁前磨牙和尖牙逐步替换乳磨牙及乳尖牙,12岁左右第二恒磨牙萌出。第三恒磨牙萌出时间差异较大,多在17-25岁或更晚。

3、对称性规律

正常牙齿萌出具有左右对称性,同名称牙齿在左右两侧萌出时间差通常不超过6个月。下颌牙齿普遍比对应上颌牙齿早2-6个月萌出。前牙区萌出时间差较小,后牙区可能相差3-4个月仍属正常范围。明显不对称萌出需警惕颌骨发育异常。

4、萌出异常信号

牙齿萌出时间提前或延后超过正常范围6个月,萌出顺序明显颠倒,同名称牙齿萌出间隔超过1年,恒牙萌出而乳牙未脱落等情况均属异常。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均可导致萌出紊乱,需及时就诊检查。

5、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决定约60%的萌出时间差异,父母牙齿早萌的儿童更易出现相同特征。充足钙磷摄入、维生素D水平正常有助于牙齿发育。慢性疾病、内分泌紊乱、颌骨发育异常等病理因素可能导致萌出障碍。适当咀嚼硬质食物可刺激牙槽骨发育促进萌出。

家长应定期观察儿童牙齿萌出情况,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建立口腔清洁习惯,避免夜间奶睡等不良习惯。均衡饮食保证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素摄入,6岁起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发现萌出异常如乳牙滞留、多生牙、萌出道偏移等情况,应及时到儿童口腔科就诊评估,早期干预可避免咬合发育异常。恒牙完全萌出后可根据情况选择窝沟封闭等预防性措施。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乳牙龋齿怎么治疗?

乳牙龋齿可通过窝沟封闭、氟化物治疗、充填修复、牙髓治疗、拔牙等方式治疗。乳牙龋齿通常由口腔卫生不良、高糖饮食、牙釉质发育不全、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适用于乳磨牙咬合面较深的窝沟,通过封闭剂填平窝沟,防止食物残渣和细菌堆积。操作过程无痛且快速,能有效降低龋齿发生概率。建议在乳磨牙完全萌出后尽早进行,封闭剂一般可维持数年,需定期检查完整性。

2、氟化物治疗

氟化物可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常用氟化泡沫或氟保护漆局部涂抹。适用于早期龋齿或龋易感儿童,每年进行2-4次可显著减缓龋齿进展。治疗时需防止氟化物过量摄入,操作后30分钟内禁食禁饮。

3、充填修复

对于已形成龋洞的牙齿,需去除腐质后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充填。玻璃离子材料能持续释放氟离子,更适合配合度较差的低龄儿童。充填后应避免咬硬物,定期检查充填体边缘密合度。

4、牙髓治疗

龋坏波及牙髓时需行活髓切断术或根管治疗,保留患牙避免过早缺失。治疗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咬合不适。严重感染的乳牙可能需配合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5、拔牙

龋坏严重无法保留的乳牙需拔除,防止感染扩散影响恒牙胚。拔牙后需制作间隙保持器维持缺牙间隙,避免邻牙倾斜导致恒牙萌出障碍。拔牙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进食过热食物,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

乳牙龋齿治疗期间应加强口腔护理,使用儿童专用含氟牙膏每日刷牙两次,家长需协助学龄前儿童完成刷牙。限制高糖零食摄入频率,餐后漱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每3-6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对于配合困难的儿童可采用行为诱导或笑气镇静等辅助方式。乳牙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早期干预可避免后续复杂治疗。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小儿龋齿怎么回事?

小儿龋齿可能由口腔清洁不足、高糖饮食、乳牙矿化程度低、变形链球菌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窝沟封闭、局部涂氟、填充治疗、乳牙预成冠修复、饮食调整等方式治疗。

1、口腔清洁不足

未养成刷牙习惯或方法不当导致食物残渣堆积,细菌分解产酸腐蚀牙釉质。家长需帮助幼儿每日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饭后用纱布清洁牙龈。乳牙萌出后即可开始口腔护理,避免奶瓶龋发生。

2、高糖饮食

频繁摄入糖果、蛋糕等黏性含糖食物,为致龋菌提供代谢底物。建议控制每日糖分摄入,用水果替代零食,饮用白开水代替果汁。特别注意避免夜间哺乳后不清洁口腔。

3、乳牙矿化程度低

乳牙牙釉质较恒牙薄且矿化不完全,抗酸蚀能力弱。可通过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氟化泡沫或氟保护漆处理,增强牙釉质抗龋能力。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脱矿现象。

4、变形链球菌感染

主要致龋菌通过共用餐具或亲吻传播。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逐渐形成龋洞。可遵医嘱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严重时需采用复合树脂进行充填治疗。

5、遗传因素

部分患儿因基因缺陷导致唾液分泌量少或成分异常。此类情况需加强预防性干预,每3个月进行专业涂氟,必要时使用含氟漱口水。建议进行唾液缓冲能力检测评估风险。

预防小儿龋齿需建立科学喂养习惯,限制餐间零食次数,选择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定期口腔检查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每半年进行专业清洁。发现牙齿颜色改变或进食敏感时,应及时就诊避免龋损进展。家长可通过绘本、动画等形式培养儿童刷牙兴趣,使用含氟牙膏用量控制在豌豆大小。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儿童牙齿龋齿怎么办?

儿童牙齿龋齿可通过窝沟封闭、氟化物治疗、树脂充填、乳牙预成冠修复、根管治疗等方式干预。龋齿通常由口腔清洁不足、高糖饮食、牙釉质发育不良、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是预防磨牙龋齿的有效手段,通过流动树脂封闭牙齿咬合面深沟,阻隔细菌侵入。适用于3岁后乳磨牙及6岁后恒磨牙萌出初期,操作无创且一次封闭可维持数年。家长需每半年检查封闭剂是否脱落,及时补做。

2、氟化物治疗

氟化泡沫或氟保护漆能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抑制致龋菌代谢。建议每3-6个月由牙医涂布一次,配合含氟牙膏日常使用。注意3岁以下儿童应选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避免吞咽过量氟化物。

3、树脂充填

对于已形成龋洞的牙齿,需去除腐质后采用复合树脂充填。该材料色泽接近天然牙,固化后即刻恢复咀嚼功能。治疗过程需配合橡皮障隔湿,确保充填物持久性。乳牙龋坏未累及牙髓时优先选择此方式。

4、乳牙预成冠

多面龋坏或大面积缺损的乳牙适用不锈钢预成冠修复,能完整包裹牙体并维持间隙。手术需磨除部分牙体组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预成冠可保留至替牙期自然脱落,避免乳牙早失导致恒牙排列异常。

5、根管治疗

龋齿引发牙髓炎时需进行乳牙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组织后填入可吸收糊剂。术后可能需安装预成冠保护脆弱牙体。该治疗能保留严重龋坏乳牙至生理性替换,防止间隙丧失影响颌骨发育。

家长应帮助幼儿每日早晚使用儿童软毛牙刷清洁牙齿,限制餐间甜食摄入频率,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齿黑斑或进食敏感时及时就诊,早期干预可避免复杂治疗。培养儿童餐后漱口习惯,选择无糖木糖醇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维持口腔微环境平衡。乳牙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需建立系统的口腔健康管理计划。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黄色瘤 巴雷特食管 慢性鼻窦炎 输尿管损伤 成人斯蒂尔病 多形性脂肪瘤 肺动脉瓣狭窄 化脓性汗腺炎 色素性荨麻疹 急性化脓性乳突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