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体检科

有点动脉硬化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元子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指什么?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的慢性血管疾病,主要累及下肢动脉,可能由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年龄增长等因素引起。典型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肢体发凉、疼痛、溃疡甚至坏疽。

1、病因机制

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是核心病理改变。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渗透至内膜下形成泡沫细胞。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加速氧化应激反应,吸烟则直接破坏血管内皮功能。这些因素共同促进斑块进展,最终导致血管腔狭窄。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运动后下肢肌肉酸痛间歇性跛行,休息可缓解。随着缺血加重,出现静息痛、皮肤温度降低、毛发脱落。晚期可见趾端发绀、溃疡形成,严重者发生干性坏疽。症状严重程度与血管闭塞部位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相关。

3、诊断方法

踝肱指数检测是筛查首选,数值低于0.9提示缺血。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血流速度及管腔狭窄程度。CT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钙化斑块位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仍是诊断金标准。实验室检查需关注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

4、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可预防血栓形成。西洛他唑能改善间歇性跛行症状,贝前列素钠具有血管扩张作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需长期服用以稳定斑块。严重缺血时可短期使用前列腺素E1制剂。

5、血运重建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适用于短段狭窄,可联合支架植入。长段闭塞需考虑动脉旁路移植术,常用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作为移植材料。终末期肢体坏疽需截肢处理。术后仍需严格控制危险因素以防复发。

患者应严格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每日进行有计划的步行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多摄入深海鱼类和新鲜蔬菜。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外伤,冬季保暖防止血管痉挛。定期复查血管超声监测病情进展,出现静息痛或皮肤溃疡需立即就医。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动脉硬化检测检查什么?

动脉硬化检测主要检查血管弹性、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动脉壁结构变化,常用项目包括踝臂指数测定、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颈动脉超声、血管内皮功能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等。

1、踝臂指数测定

通过测量上肢与下肢血压比值评估下肢动脉阻塞程度,数值低于0.9提示可能存在外周动脉疾病。该检查无创便捷,可早期发现下肢血液循环异常,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筛查价值。

2、脉搏波传导速度

检测心脏搏动产生的压力波在动脉系统中的传播速度,速度越快说明血管硬化程度越高。这项指标能敏感反映大动脉弹性变化,是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3、颈动脉超声

采用高频超声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形成情况,厚度超过1毫米或存在斑块均提示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该检查可直观显示血管壁结构变化,对脑卒中风险评估尤为重要。

4、血管内皮功能

通过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试验评估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反应预示早期血管病变。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硬化的始动环节,此项检查有助于发现亚临床期血管损伤。

5、冠脉钙化扫描

利用CT定量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沉积量,钙化积分越高说明斑块负荷越重。该检查适用于中高危人群的冠心病筛查,但需注意辐射暴露问题。

建议检测前保持正常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吸烟。高血压患者需按时服药,糖尿病患者应空腹8小时以上。日常需控制盐分和脂肪摄入,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发现异常指标时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结合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动脉硬化发展缓慢但危害严重,早期检测干预可显著降低心梗、脑卒中等风险。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动脉硬化发展分几个阶段?

动脉硬化的发展通常分为脂纹期、纤维斑块期、粥样斑块期和并发症期四个阶段。

1、脂纹期

脂纹期是动脉硬化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动脉内膜出现脂质沉积。此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出现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物质开始在内膜下积聚。这个阶段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可能伴随轻度血管弹性下降。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低脂饮食、规律运动等方式可延缓进展。

2、纤维斑块期

纤维斑块期是动脉硬化的进展阶段,脂质沉积逐渐增多并引发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迁移至内膜下增生,形成纤维帽覆盖脂质核心。血管壁开始增厚,可能出现管腔轻度狭窄。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缺血症状。此时需要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必要时开始药物治疗。

3、粥样斑块期

粥样斑块期是动脉硬化的严重阶段,斑块核心出现坏死物质和胆固醇结晶。纤维帽变薄,斑块可能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器官缺血症状明显,可能出现心绞痛、脑供血不足等表现。这个阶段需要积极进行抗血小板、调脂等药物治疗,部分患者需考虑血管介入治疗。

4、并发症期

并发症期是动脉硬化的终末阶段,斑块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或血管完全闭塞。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肢体坏疽等严重并发症。血管壁可能出现钙化、动脉瘤等结构性改变。这个阶段需要紧急医疗干预,包括溶栓、支架置入或搭桥手术等治疗措施。

动脉硬化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各阶段之间没有绝对界限。保持健康饮食如地中海饮食模式,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都有助于延缓动脉硬化进展。出现胸闷、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血管状况。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血管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动脉硬化病变。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动脉硬化斑块是血栓吗?

动脉硬化斑块不是血栓,但斑块破裂可能诱发血栓形成。动脉硬化斑块是血管壁脂质沉积形成的慢性病变,血栓是血液成分异常凝结的急性阻塞物。

动脉硬化斑块由胆固醇、钙质等物质在血管内皮下堆积形成,逐渐导致血管狭窄。斑块表面覆盖纤维帽,内部为脂质核心。稳定斑块通常无症状,但可能影响血流供应。斑块形成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长期吸烟也会加速其进展。控制基础疾病、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延缓斑块发展。

当斑块纤维帽破裂时,脂质核心暴露会激活血小板聚集,形成附着于斑块表面的血栓。这种继发血栓可能完全阻塞血管,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急性血栓形成往往伴随剧烈胸痛、肢体瘫痪等危急症状,需要立即医疗干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用于预防血栓事件。

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冠脉CTA等检查可评估斑块稳定性。存在多发不稳定斑块的患者需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必要时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稳定斑块。突发肢体麻木、胸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排除血栓栓塞。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动脉硬化指数计算方法?

动脉硬化指数通常通过检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或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得出,临床常用指标包括踝臂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动脉硬化指数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实验室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血管功能检测、临床评分系统、动态血压监测。

一、实验室血液检测

通过采集静脉血检测血脂、炎症因子等生化指标评估动脉硬化风险。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及高敏C反应蛋白异常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这类检测需空腹8小时以上进行,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二、影像学检查

颈动脉超声可直接观测血管壁结构变化,测量内膜中层厚度超过0.9毫米提示动脉硬化。CT血管造影能三维重建血管形态,发现管壁钙化斑块,但存在辐射暴露风险,不适合常规筛查。

三、血管功能检测

踝臂指数通过测量四肢血压比值评估下肢动脉阻塞程度,正常值应大于0.9。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动脉弹性,数值超过10米/秒提示血管僵硬度增加,该检测无需抽血且快速无创。

四、临床评分系统

Framingham评分等工具结合年龄、血压、吸烟史等危险因素计算十年心血管事件概率。这类量表适用于门诊初筛,但对个体差异的敏感性有限,需定期更新风险评估。

五、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记录可发现夜间血压不降等异常模式,脉压差增大反映大动脉弹性减退。监测期间需保持日常活动,避免袖带移动影响数据准确性。

建议每年进行基础血管健康检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日常需控制钠盐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戒烟并保持规律作息。动脉硬化指数异常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结合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延缓血管老化进程。定期复查有助于动态评估干预效果,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红癣 胼胝 臭汗症 肺气肿 风湿热 鼻中隔脓肿 横纹肌肉瘤 肾发育不全 男性勃起障碍 室内传导阻滞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