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心理科

如何度过工作倦怠期?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小英 住院医师
深圳横岗新坡塘傅光学诊所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男性更年期能好吗 男性如何平稳度过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通常可以好转,通过科学调理能够平稳度过。男性更年期可能与雄激素水平下降、慢性疾病、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情绪波动、疲劳、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雄激素水平下降是男性更年期的主要生理原因,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可能加重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十一酸睾酮软胶囊、甲磺酸片等药物控制基础病。心理压力可通过心理咨询、正念训练缓解,必要时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调节情绪。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增加锌、维生素D摄入,避免过度劳累。

日常可多摄入牡蛎、坚果、深海鱼等富含锌和欧米伽3的食物,戒烟限酒,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症状持续加重时建议到内分泌科或男科就诊。

张国喜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腰椎曲度过直怎么办?

腰椎曲度过直可通过调整坐姿、加强腰背肌锻炼、物理治疗、佩戴支具、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腰椎曲度过直通常由长期不良姿势、腰肌劳损、腰椎退行性变、先天发育异常、强直性脊柱炎等原因引起。

1、调整坐姿

保持正确坐姿是改善腰椎曲度过直的基础措施。坐立时腰部应紧贴椅背,避免弓腰或过度挺直,可使用腰靠垫辅助支撑。每坐立一小时需起身活动五到十分钟,避免久坐加重腰椎压力。办公时可调整显示器高度使视线平视,减少低头弯腰动作。

2、加强腰背肌锻炼

通过游泳、小燕飞、五点支撑等运动增强腰背肌群力量,帮助恢复腰椎生理曲度。游泳时蛙泳和仰泳对腰椎负荷较小,建议每周进行三到四次。平板支撑可循序渐进练习,初期每次维持十五秒,逐步延长至一分钟。锻炼需避免突然扭转或负重动作。

3、物理治疗

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牵引治疗通过机械拉伸减轻椎间盘压力,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手法复位需由康复医师操作,纠正小关节错位。物理治疗通常十到十五次为一个疗程,配合运动效果更佳。

4、佩戴支具

短期使用腰围可提供外部支撑,减轻腰椎负荷,适合急性期疼痛患者。选择医用级硬质腰围,佩戴时间每日不超过六小时,避免长期依赖导致肌肉萎缩。夜间睡眠时建议取下支具,保持腰椎自然活动度。需结合康复训练逐步减少支具使用。

5、手术治疗

严重结构性病变如腰椎滑脱伴神经压迫时,可能需行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动态稳定系统手术可保留部分腰椎活动度,适合年轻患者。手术适应证需经影像学和临床症状综合评估,术后需配合系统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睡眠选择硬板床配合五到十厘米厚度乳胶垫。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度晒太阳促进骨骼健康。急性疼痛期可局部热敷,但温度不宜超过五十摄氏度。若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腰椎X线或核磁共振检查,动态观察曲度变化情况。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帕金森病患者如何度过寒冬?

帕金森病患者可通过保暖防护、药物调整、运动康复、心理调适、并发症预防等方式平稳度过寒冬。冬季低温可能加重震颤、肌强直等症状,需综合采取生活干预与医疗管理措施。

1、保暖防护:

寒冷刺激易诱发肌肉僵硬和运动迟缓,患者需重点保护四肢及颈部。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18-22℃,外出时穿戴加绒手套、护膝及高领衣物。使用电热毯或暖宝宝时需避免低温烫伤,建议间隔使用。晨起时先在床边活动关节再下床,防止温差导致的姿势性低血压。

2、药物调整:

冬季代谢变化可能影响多巴胺类药物效果,需在医生指导下微调剂量或用药时间。左旋多巴制剂可能出现药效波动,可考虑换用缓释剂型。部分患者需联合使用金刚烷胺改善晨起症状,或添加恩他卡朋增强药效。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防止抗帕金森药物与降压药相互作用。

3、运动康复:

每日进行30分钟室内有氧运动,如太极拳、踏步训练可改善平衡能力。阻力带训练能缓解肌肉强直,建议每周3次针对肩背、下肢的拉伸。寒冷天气可改用温水泳池进行水中行走,水温保持在32-34℃为宜。运动前后需充分热身,避免因僵硬导致跌倒。

4、心理调适:

冬季光照减少易引发抑郁情绪,建议每日10点至15点间接受自然光照。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家属应参与沟通避免社交隔离。音乐疗法配合节拍器训练既能改善步态,又有助于情绪调节。出现持续情绪低落时需及时心理科就诊。

5、并发症预防:

冬季需重点防范吸入性肺炎,进食时保持坐姿并小口吞咽。便秘者可增加魔芋、火龙果等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夜间排尿频繁者需防跌倒,床旁放置坐便器。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帕金森病患者冬季需保持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每日适量摄入坚果、深海鱼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室内可进行园艺、书法等精细动作训练,维持手部功能。家属应协助制作防滑通道,浴室铺设防滑垫。定期复诊评估病情进展,出现发热、呛咳等异常及时就医。通过多学科协作管理,能有效降低冬季病情加重的风险。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急性心肌梗塞多长时间可度过危险期?

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险期通常为发病后72小时至1周,具体时间受梗死面积、并发症、治疗时机、基础疾病和年龄等因素影响。

1、梗死面积:

心肌坏死范围直接影响危险期长短。小面积心梗患者可能3天内病情趋于稳定,而广泛前壁心梗患者危险期可达7天以上。通过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和心肌酶峰值可初步判断梗死面积。

2、并发症:

是否出现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脏破裂等严重并发症会延长危险期。合并室颤的患者需持续心电监护至心律失常风险显著降低,通常需要5-7天。

3、治疗时机:

发病6小时内接受再灌注治疗溶栓或介入手术的患者,心肌得到及时挽救,危险期可缩短至48-72小时。延迟治疗会导致心肌坏死扩大,危险期相应延长。

4、基础疾病:

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器官代偿能力较差,危险期往往需要7-10天。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再次梗死。

5、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75岁血管条件差、修复能力弱,危险期比年轻患者平均延长2-3天。8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需密切观察10天左右。

度过危险期后仍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训练,从床边坐起逐步过渡到步行训练,6周内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戒烟并控制体重,保持情绪平稳有助于心肌修复。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癫痫患者如何平安健康地度过夏季三伏天?

癫痫患者平安度过夏季三伏天需注意防暑降温、规律用药、睡眠管理、饮食调节及情绪稳定。具体措施包括避免高温环境、严格遵医嘱服药、保证充足睡眠、选择清淡饮食和保持心态平和。

1、防暑降温:

高温环境易诱发癫痫发作,患者应避免正午外出,室内保持通风凉爽。外出时佩戴遮阳帽,选择透气衣物,随身携带清凉喷雾或湿毛巾。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摄氏度,避免直吹冷风导致血管收缩引发不适。

2、规律用药:

抗癫痫药物需按时按量服用,夏季出汗增多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建议设置服药提醒,外出时随身携带药物。若出现腹泻或呕吐等影响药物吸收的情况,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等常用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医嘱。

3、睡眠管理:

三伏天昼长夜短易导致睡眠不足,建议保持固定作息时间,午休不超过30分钟。睡前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卧室使用遮光窗帘。睡眠中发作风险较高者可考虑使用床垫报警器,家属需掌握癫痫发作时的急救体位。

4、饮食调节:

选择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适量增加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燕麦、香蕉。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严格禁酒,限制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避免高糖饮食诱发血糖波动。

5、情绪稳定:

高温易引发烦躁情绪,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家属应创造平和家庭氛围。社交活动尽量安排在早晚凉爽时段,参与轻度运动如太极拳有助于稳定自主神经功能。

夏季护理需特别注意预防中暑与脱水,建议随身携带病情说明卡。饮食可增加绿豆汤、莲子羹等清热食材,运动选择游泳或早晚散步等低强度项目。定期监测血压和体温变化,洗澡水温控制在38-40摄氏度。如出现频繁发作先兆或意识障碍,需立即联系主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保持居所地面干燥防滑,浴室安装防跌倒扶手,夜间留盏小灯避免摸黑行走引发意外。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热门标签

白血病 宫颈糜烂 小儿脑瘫 哺乳疾病 膀胱外翻 尺骨骨折 固定性药疹 里尔黑变病 激素依赖性皮炎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