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我末次月经2月8号,至今未来月经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呼末二氧化碳正常值?

呼末二氧化碳正常值为35-45毫米汞柱,是评估肺通气和气体交换功能的重要指标。呼末二氧化碳监测主要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替代评估、机械通气参数调整、麻醉深度监测、心肺复苏效果判断、代谢状态评估等临床应用。

1、动脉血二氧化碳替代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存在相关性,在无严重肺部疾病患者中,两者差值通常小于5毫米汞柱。这种无创监测方式可减少反复动脉穿刺,适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持续监测。当出现气道阻塞、肺栓塞等情况时,两者差值会明显增大。

2、机械通气调整

机械通气过程中需维持呼末二氧化碳在目标范围,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接受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策略。监测波形变化还能帮助发现呼吸机管路脱落、气管插管移位等异常情况。

3、麻醉深度监测

全身麻醉期间呼末二氧化碳突然升高可能提示恶性高热早期征兆。持续低值反映肺泡通气过度,可能导致脑血流减少。麻醉恢复期数值回升至正常范围是拔管指征之一,需结合患者意识状态综合判断。

4、心肺复苏评估

心肺复苏时呼末二氧化碳数值反映心输出量,持续低于10毫米汞柱提示按压效果不佳。自主循环恢复时会出现数值突然升高至35毫米汞柱以上。该指标比触摸脉搏更早预测复苏成功,可指导按压深度和频率调整。

5、代谢状态判断

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代偿性过度通气会导致呼末二氧化碳降低,严重感染患者可能出现该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等代谢增高状态同样会引起数值下降,需结合血气分析结果综合评估。

日常监测呼末二氧化碳时需注意校准仪器,排除采样管路冷凝水干扰。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可适当放宽目标范围。进行有创操作前建议建立基线值,运动试验中连续监测有助于发现潜在呼吸功能异常。若数值持续异常伴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检查。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近视未来有没有办法治愈?

近视目前尚无完全治愈的方法,但可通过角膜屈光手术、晶体植入术、光学矫正、药物干预、行为干预等方式控制进展或矫正视力。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用眼习惯、环境光照、眼轴异常增长、角膜曲率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

1、角膜屈光手术

通过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改变屈光状态,适用于近视度数稳定的成年人。常见术式包括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飞秒激光辅助制瓣术等。术后需定期复查角膜愈合情况,可能出现干眼症、眩光等并发症。

2、晶体植入术

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矫正屈光不正,适用于高度近视或角膜薄患者。分为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屈光性晶体置换术两种术式。该手术可逆性较强,但存在白内障提前、眼压升高等风险。

3、光学矫正

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是最常用的视力矫正方式。特殊设计的离焦镜片可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能暂时改变角膜形态,但需严格遵循佩戴规范以避免感染。

4、药物干预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被证实可减缓儿童近视发展速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眼轴增长有关。使用期间需监测瞳孔散大带来的畏光反应,通常建议联合光学矫正措施。

5、行为干预

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有助于预防近视发生发展。保持30厘米以上阅读距离,每20分钟远眺20秒可缓解视疲劳。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和昏暗环境作业,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近视防控需要建立从儿童期开始的综合管理体系。建议学龄儿童每半年进行散瞳验光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成年人术后仍需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疲劳。日常饮食中适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并定期检查眼底,预防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随着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根本性的治疗手段。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预产期按末次月经还是B超算?

预产期通常优先依据末次月经计算,B超数据可作为重要补充参考。预产期推算方法主要有末次月经推算法、妊娠早期B超测量法、妊娠中期B超校正法、受孕时间推算法、辅助生殖技术特殊计算法。

1、末次月经推算法:

以末次月经首日为基础,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内格莱氏法则。该方法适用于月经周期规律28-30天的孕妇,误差约±2周。妊娠早期未进行B超检查时,临床普遍采用此方法作为初始预产期。

2、妊娠早期B超测量法:

妊娠11周前通过测量胎芽头臀长CRL推算孕周,准确性高达±5天。此阶段胎儿发育个体差异小,B超数据可修正末次月经计算的误差,尤其适用于月经不规律或末次月经记忆模糊的情况。

3、妊娠中期B超校正法:

妊娠18-24周通过测量双顶径、腹围、股骨长等参数评估孕周,准确性约±7-10天。当早期未建立可靠孕周时,中期B超可作为次要参考,但需注意此时胎儿发育已开始显现个体差异。

4、受孕时间推算法:

明确受孕日期如排卵监测或同房记录时,可在末次月经基础上加14天作为受孕日推算。该方法适用于辅助生殖技术或精准排卵监测者,但自然妊娠中准确判定受孕日较困难。

5、辅助生殖技术特殊计算法:

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需根据胚胎移植日期推算,冻胚移植需区分第3天胚胎移植日+17天或囊胚移植日+19天。此类情况应以实验室记录为准,完全替代末次月经计算法。

建议孕妇在妊娠7-8周完成首次B超检查以校准孕周,建立电子档案记录各次B超数据。日常注意监测胎动变化,妊娠晚期每周进行胎心监护。饮食注意补充铁、钙及DHA,每日保持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或散步,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胎动异常时需立即就医。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预产期是末次月经开始还是结束?

预产期通常以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预产期的推算方法主要有末次月经计算法、超声检查校正法、基础体温测定法、妊娠反应时间推断法以及宫高腹围测量法。

1、末次月经计算法:

医学上普遍采用内格勒法则,即从末次月经第一天开始计算,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这种方法适用于月经周期规律28-30天的孕妇,准确率可达80%。若月经周期不规律,需结合超声检查进行校正。

2、超声检查校正法:

妊娠早期通过超声测量胎儿顶臀径可精确估算孕周,尤其在末次月经记忆模糊或周期紊乱时。孕11-13周测量的误差范围仅±5天,是临床最可靠的校正手段。中晚期超声则通过双顶径、股骨长等参数辅助判断。

3、基础体温测定法:

持续监测基础体温可确定排卵日,受精通常发生在排卵后24小时内。此方法适合备孕阶段有体温记录的孕妇,将排卵日加266天即为预产期。但需排除发热、熬夜等干扰因素。

4、妊娠反应时间推断法:

孕6周左右出现的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以及孕18-20周初觉胎动的时间点,可作为辅助参考。但个体差异较大,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5、宫高腹围测量法:

妊娠中晚期通过测量子宫底高度和腹围变化估算胎儿大小,动态观察增长曲线。此方法受孕妇体型、羊水量等因素影响,需连续多次测量才有参考价值。

建议孕妇建立完整的产检档案,定期监测血压、体重、胎心等指标。饮食注意补充叶酸、铁、钙等营养素,避免生冷刺激食物。保持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每日不少于30分钟。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胎动异常时需立即就医。预产期前后两周分娩均属正常范围,不必过度焦虑。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怀孕为什么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

怀孕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主要基于临床计算惯例、胚胎发育规律、妊娠周期标准化需求、月经周期可追溯性以及早期超声验证五方面原因。

1、临床计算惯例:

末次月经首日是国际通用的妊娠起始计算点,因月经来潮时间明确易记,而受精日难以精确判定。该方法沿用百年,形成全球统一的孕周记录体系,便于医患沟通和孕期管理。

2、胚胎发育规律:

排卵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第14天左右,受精后胚胎着床仍需6-12天。从末次月经计算可涵盖卵泡发育期,使理论孕周与胚胎实际发育阶段更吻合,误差控制在2周内。

3、妊娠周期标准化:

人类妊娠平均持续40周280天,该周期从末次月经首日推算能覆盖完整生殖过程。这种标准化计算为产检安排、胎儿发育评估及预产期测算提供统一基准。

4、月经周期可追溯性:

月经来潮是女性明确感知的生理事件,而排卵症状隐蔽且个体差异大。以末次月经为起点能提高孕周计算准确性,尤其对周期规律者误差不超过3天。

5、早期超声验证:

孕早期超声通过测量孕囊直径或头臀长可校正孕周,但需以末次月经日期为初始参照。两者结合能最大限度减少计算偏差,确保胎儿生长评估的可靠性。

建议孕妇记录完整月经史,包括周期长度和规律性,有助于提升孕周计算精度。孕期适当补充叶酸和铁剂,保持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或散步,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疲劳。定期产检时携带月经记录,配合医生进行超声检查核对孕周,出现月经不规律或排卵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产科医师调整评估方案。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梦魇 脑炎 恶性肿瘤 恶性青光眼 溶血性贫血 肾动静脉瘘 颈部脊髓损伤 继发性高血压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