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鼻咽癌

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一般有哪些呢?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急性左心衰的护理措施?

急性左心衰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体位调整、氧疗支持、药物管理、液体控制和心理安抚。

1、体位调整

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下肢自然下垂,减少回心血量。避免平卧位加重肺淤血,床头抬高角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预防压疮,同时观察体位变化对呼吸的影响。

2、氧疗支持

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湿化瓶内加入适量蒸馏水,避免气道干燥。对于严重低氧血症者,需准备无创通气设备,密切监测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标变化。

3、药物管理

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改善冠脉灌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使用微量泵输注正性肌力药物时需双人核对剂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表现。

4、液体控制

每日液体摄入限制在1000-1500毫升,采用标准化量杯准确计量。饮食选择低钠易消化食物,避免腌制食品。晨起空腹称重,体重日增长超过1公斤需警惕隐性水肿。

5、心理安抚

保持环境安静,用简明语言解释治疗目的。指导患者采用腹式呼吸缓解焦虑,避免情绪激动增加耗氧。允许家属短时探视,但需避免多人围观造成患者紧张。

护理期间需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记录尿量和性状变化。保持病房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康复期逐步增加床旁活动,指导低盐饮食和每日体重监测。出院前需进行用药指导和随访预约,强调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时需立即就诊。建议患者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所患疾病和常用药物信息。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跟骨骨折护理措施?

跟骨骨折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患肢抬高、冰敷消肿、药物镇痛、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跟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或交通事故导致,需根据骨折严重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1、保持患肢抬高

骨折后48小时内应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可使用枕头或专用垫具支撑小腿及足跟,避免长时间下垂导致肿胀加重。夜间睡眠时建议持续抬高,日常坐卧时保持膝关节屈曲15-30度。

2、冰敷消肿

急性期24-72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冰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缓解疼痛和肿胀。注意观察皮肤颜色,若出现苍白或麻木感应立即停止。肿胀消退后改为每日3次直至拆除石膏。

3、药物镇痛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疼痛剧烈时可短期配合盐酸曲马多片,但需警惕胃肠道反应。药物使用期间禁止饮酒,合并胃溃疡患者应加用奥美拉唑肠溶片保护胃黏膜。

4、功能锻炼

固定4-6周后开始踝泵运动和足趾屈伸练习,每日3组每组15次。拆除外固定后逐步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训练,配合弹力带抗阻运动。康复中期可加入平衡垫站立训练,后期通过踮脚尖行走恢复小腿三头肌力量。

5、定期复查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若出现内固定松动或延迟愈合,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复查时同步评估跟骨宽度和Böhler角,防止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糖尿病患者应增加复查频率监测骨痂形成。

护理期间需保持高钙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50克瘦肉及适量豆制品。避免吸烟及摄入碳酸饮料以防影响骨愈合。穿戴医用减压鞋垫分散足跟压力,3个月内禁止跳跃或负重奔跑。康复阶段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排除并发症。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右股骨颈骨折护理措施?

右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患肢制动、预防压疮、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功能锻炼。骨折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系统性护理,以促进骨骼愈合并减少并发症风险。

1、保持患肢制动

骨折初期需绝对卧床,患肢采用牵引或支具固定避免移位。翻身时应保持髋关节中立位,避免内收或外旋动作。床尾可放置硬板防止足下垂,必要时使用防旋鞋。制动期间禁止患侧负重,如厕需使用便盆并辅助抬臀。

2、预防压疮

长期卧床需每2小时更换体位,骨突部位垫软枕分散压力。每日检查骶尾部、足跟等易压红区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气垫床或泡沫敷料减轻局部压迫,若出现皮肤发红需及时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营养支持

每日需摄入足够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骨痂形成,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多食用西蓝花、牛奶等富含钙的食物,避免高盐饮食影响钙吸收。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预防泌尿系感染,便秘者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4、疼痛管理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性疼痛。冰敷患处每次15分钟可减轻肿胀,移动肢体时需托扶骨折近远端减轻牵拉痛。夜间疼痛明显时可调整体位并用枕头支撑患肢。

5、功能锻炼

急性期后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每日3组每组20次。稳定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开展直腿抬高、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康复后期使用助行器辅助部分负重,避免跑跳等剧烈活动直至骨愈合。

护理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出现患肢肿胀加剧、皮肤发紫或发热需立即就医。保持乐观心态配合康复计划,戒烟戒酒以改善局部血供。家属协助患者完成日常活动时需注意保护患肢,避免二次损伤。均衡饮食结合适度康复训练可显著提升愈合质量。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鼻咽癌手术治疗指征?

鼻咽癌患者是否需手术治疗主要取决于肿瘤分期、解剖位置及放疗敏感性,临床指征包括局部晚期病灶未侵犯颅底、放疗后残留或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未消退等。

1. 局部晚期病灶

当肿瘤侵犯范围超过鼻咽腔但未突破颅底骨质时,可考虑手术切除。这类病例通常表现为T3-T4分期,肿瘤可能累及鼻腔、口咽或颞下窝,手术需联合鼻内镜或开放入路完整切除病灶。术后需配合辅助放疗降低复发概率,术前影像评估需排除海绵窦或颈内动脉受累。

2. 放疗后残留

根治性放疗后6-8周经活检证实存在活性肿瘤细胞时,手术是重要挽救手段。常见于放疗抵抗性鳞癌亚型,手术范围需根据残留灶位置选择鼻内镜下切除或颈淋巴结清扫。术前需通过PET-CT鉴别纤维化与活性肿瘤组织,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3. 颈部淋巴结未控

放疗后颈部淋巴结持续肿大或新发转移时,需行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适用于N1-N3分期病例,尤其包膜外侵犯风险较高者。术中需保留副神经、颈内静脉等重要结构,术后病理阳性者需补充局部放疗或全身化疗。

4. 复发灶切除

局部复发灶未出现远处转移时,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放疗可提高生存率。复发肿瘤常侵犯翼腭窝、斜坡等区域,需采用上颌骨掀翻或颞下窝入路等术式。术前需评估复发灶与颈内动脉的关系,必要时进行血管重建准备。

5. 姑息性减瘤

对于晚期无法根治但伴有严重鼻塞、反复鼻出血的患者,可考虑姑息性肿瘤减容术。手术以缓解症状为目的,需联合电凝、激光等止血技术,术后仍需配合姑息放疗或靶向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鼻咽癌患者术后需加强鼻腔冲洗护理,使用生理盐水每日清洁术腔3-4次,持续2-3个月。饮食应选择高蛋白流质食物如鱼汤、蛋羹等,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热饮食。康复期建议进行颈肩部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增加转头、耸肩等动作幅度,定期复查EB病毒DNA及MRI监测复发。出现头痛、复视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术后2年内每3个月需进行鼻咽镜和影像学随访。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白内障病人的护理措施?

白内障病人可通过保持眼部卫生、合理饮食、定期复查、避免强光刺激、正确滴眼药等方式护理。白内障通常由年龄增长、遗传因素、眼部外伤、糖尿病、长期紫外线照射等原因引起。

1、保持眼部卫生

白内障病人需注意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搓眼睛,防止细菌感染。洗脸时使用干净的毛巾,避免污水进入眼睛。术后病人应遵医嘱使用无菌棉签清洁眼周分泌物,禁止游泳或淋浴时让水直接接触眼睛。若出现眼红、眼痛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

2、合理饮食

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以及深色蔬菜如菠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有助于组织修复。限制高糖高脂饮食,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吸烟饮酒,减少自由基对晶状体的损害。

3、定期复查

术前病人每3-6个月需检查视力及晶状体混浊程度。术后按医生要求进行随访,通常术后1天、1周、1个月需复查眼压和切口愈合情况。长期随访可及时发现后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携带既往病历资料便于医生对比病情变化。

4、避免强光刺激

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选择UV400防护标识的产品。室内避免直视强光源如浴霸、投影仪等。夜间行车注意对面车辆远光灯防护,可配备偏光镜片。术后早期建议佩戴防护眼罩睡眠,防止无意识揉眼导致伤口裂开。

5、正确滴眼药

滴眼药前洗净双手,头部后仰轻拉下眼睑形成结膜囊。瓶口距眼1-2厘米,避免接触睫毛或眼睑。滴入1滴后闭眼3分钟,用手指按压泪囊区减少全身吸收。多种眼药水使用时需间隔5分钟,先滴溶液型再涂凝胶。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增减剂量。

白内障病人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每用眼40分钟休息5分钟。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保持乐观心态,术后视力恢复需1-3个月适应期。家属需协助老人做好药品管理,将不同眼药标注明显标识。厨房浴室等易滑倒场所加装防滑垫,减少跌倒风险。建议参加医院组织的白内障健康讲座,掌握科学护理知识。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肺大泡 利什曼病 神经鞘瘤 Rh血型不合 儿童期哮喘 肝胆管结石 老年性阴道炎 股外侧皮神经炎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