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狭窄可通过肛门指检、肛门镜、排粪造影、结肠镜检查等方式诊断,通常由先天畸形、炎症损伤、术后瘢痕、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肛门指检医生通过手指触诊评估肛门直径和弹性,先天性肛门狭窄可表现为出生后排便困难,需手术矫正。
2、肛门镜直观观察肛门黏膜状态,慢性肛裂导致的狭窄可见溃疡面及纤维化,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地尔硫卓软膏、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
3、排粪造影X线动态观察排便过程,炎症性肠病引发的狭窄多伴随腹泻腹痛,需使用美沙拉嗪、泼尼松、英夫利昔单抗等药物控制。
4、结肠镜排查直肠肿瘤压迫因素,肿瘤性狭窄常见便血及里急后重,需手术切除或放化疗。
日常保持高膳食纤维饮食,避免久坐压迫会阴,出现排便困难或疼痛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