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接触、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慢性支气管炎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可能与支气管黏膜损伤、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基因缺陷有关。这类患者支气管防御功能较弱,更易受外界刺激影响。日常需加强防护,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出现症状应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
2、长期吸烟烟草中的焦油和有害物质会持续损伤支气管纤毛,导致黏液分泌异常。吸烟者支气管炎发病率显著增高,戒烟是首要防治措施。同时可进行呼吸训练,帮助改善肺功能。
3、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雾霾、工业废气等污染环境,会加重支气管炎症反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可直接刺激气道黏膜。建议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防护口罩。
4、职业粉尘接触煤矿、纺织、化工等行业从业人员易吸入粉尘颗粒,引发职业性支气管炎。硅尘、棉尘等可沉积在细小支气管,导致慢性炎症。工作中应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5、反复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会破坏支气管上皮屏障,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后未彻底治愈可能转为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氨溴索口服液、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等药物。
预防慢性支气管炎需注意保暖防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出现持续咳嗽、咳痰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