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时一般不建议喝牛奶,可能加重腹泻症状。腹泻期间胃肠功能较弱,牛奶中的乳糖可能难以消化吸收。
腹泻期间肠道黏膜受损,乳糖酶分泌减少,饮用牛奶可能导致乳糖不耐受症状加重。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需要更多消化酶分解,可能增加胃肠负担。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较高,可能刺激肠道蠕动,延长腹泻恢复时间。部分人群对牛奶蛋白过敏,饮用后可能诱发或加重腹痛、腹胀等不适。
少数乳糖耐受良好的人群在轻度腹泻时,可少量饮用低乳糖牛奶或酸奶。发酵乳制品中的乳糖已被部分分解,可能更易消化吸收。但急性水样便或感染性腹泻期间仍应避免。严重腹泻伴脱水时,更应优先补充电解质溶液而非乳制品。
腹泻恢复期可逐渐尝试少量低脂乳制品,观察耐受情况。建议选择低乳糖牛奶、酸奶等易消化品类,避免空腹饮用。若饮用后出现腹胀、肠鸣等不适,应暂停并咨询医生。腹泻期间宜选择米汤、稀粥等低渣饮食,待症状缓解2-3天后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