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术后胰腺炎可能由机械损伤、造影剂刺激、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干预、内镜处理、支持治疗等方式缓解。
1、机械损伤导管或器械操作可能导致胰管结构损伤,引发胰液外渗。治疗需禁食并静脉补液,可选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镇痛药哌替啶。
2、造影剂刺激高渗透压造影剂可能诱发胰管上皮细胞水肿。建议术前评估肾功能,术后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配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解痉药山莨菪碱、胰酶替代剂胰酶肠溶胶囊。
3、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括约肌痉挛或切开不充分可导致胰液引流受阻。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或支架置入是有效手段,药物可选硝酸甘油舌下含服、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解痉药东莨菪碱。
4、患者基础疾病既往胰腺炎病史或胰管解剖异常者风险较高。术前需完善影像评估,术后监测淀粉酶水平,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头孢曲松、抗氧化剂谷胱甘肽、抑酸剂雷贝拉唑。
术后24小时需监测生命体征,建议低脂流质饮食过渡,避免剧烈活动,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应及时复查血常规及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