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吸烟会显著增加患肺癌的概率。肺癌的发生与吸烟量、吸烟年限、开始吸烟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二手烟暴露、职业致癌物接触、空气污染、遗传易感性等。吸烟过程中产生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直接损伤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诱发基因突变,最终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瘤。
烟草烟雾中含有超过70种已知致癌物质,这些物质会持续刺激肺部组织并引发慢性炎症。吸烟者肺部纤毛功能受损,清除有害物质的能力下降,致癌物在肺部滞留时间延长。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其肺癌发生率是不吸烟者的15至30倍。吸烟年限越长,患肺癌风险呈指数级上升,戒烟后风险虽会逐渐降低,但仍高于从未吸烟者。
存在部分肺癌患者并无吸烟史,这类病例多与基因突变、氡气暴露或厨房油烟接触有关。某些特殊类型肺癌如肺腺癌在非吸烟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职业暴露于石棉、砷、铬等物质的人群,即使不吸烟也可能罹患肺癌。遗传因素如EGFR基因突变可使非吸烟者对肺癌更易感,这类患者通常对靶向药物治疗反应较好。
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戒烟并避免二手烟,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建议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减少氡气积聚,职业暴露人群需做好防护措施。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蔬菜水果,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呼吸科,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获得较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