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滑膜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手腕滑膜炎通常由外伤、慢性劳损、感染、风湿性疾病、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急性期需停止手腕活动,使用护腕或支具固定关节。减少抓握、扭转等动作,避免加重滑膜充血水肿。日常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手腕。
2、冷敷热敷肿胀明显时用冰袋冷敷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48小时后改为热敷,可用40℃左右热毛巾包裹关节,促进炎症吸收。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缓解疼痛肿胀。严重者可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合并感染时需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4、物理治疗超声波能加速滑膜炎症消退,微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冲击波治疗适用于慢性滑膜炎,可抑制滑膜增生。治疗期间需配合康复师指导进行手腕肌力训练。
5、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滑膜炎,可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术后需石膏固定2周,逐步开展屈伸功能锻炼。痛风性滑膜炎需同步处理尿酸代谢问题。
日常应避免手腕过度负重,工作时每30分钟活动关节。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游泳等水中运动有助于减轻关节负担。若出现晨僵超过1小时或关节变形,需排查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烹饪时改用轻便厨具,拧毛巾等动作可借助工具完成。
手腕扭伤后肿胀明显时通常不建议立即热敷。急性期热敷可能加重肿胀和炎症反应,建议在受伤后48小时内采用冷敷处理。若肿胀持续超过72小时且无皮肤破损,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尝试热敷。
手腕扭伤初期局部血管破裂出血,软组织处于急性炎症阶段。此时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导致渗出液增加、肿胀加剧。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降低组织代谢率,从而缓解疼痛和肿胀。可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
当损伤进入恢复期后,热敷可能帮助促进淤血吸收。此时肿胀应已明显消退,皮肤温度恢复正常,无持续加重的疼痛。热敷温度建议控制在40-45摄氏度,可采用热毛巾或暖水袋,每日2-3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合并韧带损伤或骨折时,热敷需严格遵循康复医师指导。
手腕扭伤后需保持患肢制动,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但避免过紧。抬高患肢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消肿。恢复期间应避免提重物或旋转手腕动作,可适量进行抓握练习促进功能恢复。若肿胀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皮肤青紫、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韧带撕裂等严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