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EKG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无创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心电图检查通过电极片采集心脏电信号,形成波形图供医生分析,具有快速、安全、成本低的特点。
1、心律失常诊断:
心电图能清晰显示心跳节律异常,包括房颤、室性早搏等常见心律失常。典型表现为波形间隔不规则或出现异常波群,医生可根据特征性改变判断类型及严重程度。
2、心肌缺血检测:
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心电图会出现ST段压低或T波倒置等特征性改变。急性心肌梗死可见病理性Q波和ST段弓背抬高,是急诊重要诊断依据。
3、心脏结构评估:
通过分析各导联波形振幅和时间间隔,可间接判断心房心室肥大。如左室肥厚可见V5-V6导联R波增高,右房扩大表现为II导联P波高尖。
4、电解质紊乱筛查:
血钾异常时心电图呈现特征性变化,低钾血症可见U波增高,高钾血症则表现为T波高尖、QRS波增宽。这些改变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具有预警价值。
5、药物疗效监测:
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期间需定期复查心电图,观察QT间期是否延长等药物副作用。洋地黄中毒时会出现特征性的"鱼钩样"ST段改变。
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穿着宽松衣物方便电极贴附。检查时保持平静呼吸,肢体放松以减少肌电干扰。日常维护心脏健康需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筛查。若检查发现明显异常波形或伴随胸痛、心悸等症状,需及时到心血管专科进一步诊治。
HCG医学上是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主要由妊娠期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具有促进黄体功能、维持妊娠的作用。
1、妊娠诊断HCG是临床确认妊娠的重要指标,受精卵着床后7-10天即可在母体血液中检出。正常妊娠早期HCG水平每48小时呈倍增趋势,孕8-10周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异位妊娠或流产时可能出现HCG上升缓慢或下降异常。
2、妇科疾病监测滋养细胞肿瘤如葡萄胎、绒毛膜癌等疾病会导致HCG异常升高,其数值变化可作为疗效评估依据。非妊娠期女性出现HCG升高需警惕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等病理情况。
3、男性健康指标男性睾丸肿瘤特别是精原细胞瘤可导致HCG分泌异常,该指标与甲胎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和监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病情进展。
4、辅助生殖技术体外受精等辅助生殖过程中,HCG注射用于触发卵泡最终成熟,模拟自然周期中的LH峰。胚胎移植后通过监测HCG水平变化可判断胚胎着床情况。
5、其他临床应用部分更年期激素治疗方案会使用HCG促进排卵,某些减肥疗法也尝试利用其代谢调节作用。但这类应用存在争议,须严格遵循医嘱。
检测HCG需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尿液或血液样本,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存在差异。备孕女性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对尿HCG检测结果的干扰,肿瘤患者需定期监测HCG水平变化。若发现异常升高或降低,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不可自行解读检测数值。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但HCG相关疾病需专业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