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糖尿病人更要注意脚部保暖问题。很多人对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谈之色变,但却对脚步护理一知半解。深秋之后即是深冬,寒意渐浓,糖尿病人脚部保暖,您需要了解什么呢?
医学研究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可见脚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位置。一旦脚生病,则可影响全身健康,这对糖尿病人则显得更为突出。
据报道,美国所有糖尿病住院病人中,有20%的病人是因为足部感染及其它并发症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因足感染而截肢者,占所有非外伤性截肢的25%-50%,所以糖尿病人要注意脚的保健。
糖尿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其防御能力下降,且双下肝的皮下脂肪减少,防寒能力减弱,当双脚受到寒冷的刺激,可引起局部血管收缩。而脚与鼻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脚受冷后,可反向性地引起鼻咽部血管收缩,使鼻腔内的纤毛活动减速慢,防病能力下降,隐藏在鼻咽部的细菌则趁机活跃,容易患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并可由此而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那些伴见慢性支气管炎等病患者,可以使宿疾加重,甚至发生严重后果。
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经病变,造成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障碍和局部感觉迟钝,局部抵抗力低。日常活动中,难免跌倒、碰撞受伤,下肢皮肤因此发生破损;足部真菌感染形成足癣,常易继发化脓性细菌感染;老年病人由于手脚不灵便,剪趾甲时,动作不协调,易损伤皮肤,这些常可成为糖尿病人足部感染的原因,且易发展为慢性溃疡,甚至发生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坏疽,有时被迫截肢,或因足部感染扩散到全身细菌进入血液循环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败血症,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
据观察,脚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8-33℃,这时人体感觉舒适,如果低于22℃,因局部血管收缩,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就可能出现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因此,糖尿病调理中心的专家提醒患者不宜长时间静坐,根据体质和健康情况,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踢腿、打太极拳、舞剑等,既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增强耐寒能力,又有助于降低血糖;另外要选穿宽松的棉鞋或毛皮鞋,经常换洗袜子,保持脚的干燥;睡前用45℃左右的温水泡脚10-15分钟,有助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穿防滑性较好的鞋子,小心走路谨防跌伤;患脚癣者积极治疗,避免用手撕脚皮和擦足趾止痒,以防皮肤破损而导致化脓性细菌感染。
糖尿病人正确护理脚部
重视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往往只关注自己的血糖变化,不重视足部的病变,患者应充分认识其危害性。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护足部避免受伤,注意足部卫生及鞋袜穿着,每天用39-40℃温水泡脚,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彻底擦干。冬季洗完脚后,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器或直接烧火取暖。脚易干裂时涂搽甘油或植物油。
鞋袜透气性要好,袜子不要太大,不要穿有松紧带的袜子,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避免穿过紧、前面开口或露出脚趾的鞋,更不能赤脚外出。穿鞋前仔细检查鞋内有无异物,以免形成茧子,因为足茧往往是发生足溃疡的先兆。
剪指甲要小心,按时修剪并在泡脚后趾甲变软时再修剪,剪指甲不能太靠近皮肤,以免损伤甲沟皮肤而导致感染,有脚垫的患者不要自己用剪刀削挖,需请专业人员处理。
学会足部检查,如发现有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感觉异常、指甲变形等,要及时就诊,避免贻误病情。
减轻体重
解除足部受压的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对足部造成的负荷是促进溃疡愈合的重要因素。糖尿病足部溃疡90%发生于受压最大的部位。故应减轻体重及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行走或尽量卧床休息。
促进足部末梢血液循环
促进足部末梢血液循环经常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弹性及皮肤温度。每日早、中、晚按摩足部各1次,每次30分钟,动作轻柔,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可有效改善微循环,利于糖尿病足的恢复。老年患者除注意保暖外,可尝试做足部运动。方法:平卧,抬高患肢45,维持2分钟,足下垂2分钟,平放2-5分钟,反复5-10次。足部及足趾向上、下、内、外运动10-20次,早晚约10分钟,这种方法可有效地促进下肢血。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应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不能冻伤。可以在睡前用摄氏40度左右的温水泡脚,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选择鞋子时,也要选择软硬适度的,避免过紧、过硬。
以上关于秋冬脚部护理与糖尿病人的关系利害,您都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