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的改变,各种血管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提升,其中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种疾病对患肢的功能影响较大,导致肢体疼痛、发凉等症状,为了避免病情加重,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要科学护理,下面来分享几种常见的护理方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正确护理很重要,可参考三种方法
一、足部保养
一旦患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血液循环存在障碍,容易发生溃疡和坏疽,若能正确进行足部护理,可以减少损伤,降低溃疡和坏疽的发生率,主要内容如下:
1.保持清洁干燥
每天都要仔细用温水清洁双脚,保持双脚干净,如果皮肤出现皲裂,则需要使用润肤霜,锁住皮下的水分,防止皲裂现象进一步加重。
2.保暖
足部位于人体末梢,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如果下肢血管闭塞,症状会更加严重,所以要注意足部的保暖。天冷时应穿透气保暖的鞋袜,防止寒冷刺激,加重病情,平时可以用温水泡脚,加快血液循环。不宜使用热水,水温过高会增加耗氧量,诱发血管痉挛。
二、日常生活管理
1.科学饮食
患病后需重视日常饮食的搭配,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全麦面包、谷类食物、新鲜蔬果等。还要适量摄入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深海鱼等,也不要忽视了维生素D、维生素C的补充,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2.坚持锻炼
患者要坚持进行适度的锻炼,一般采取行走的方式,规律的锻炼能延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程进展速度,也能增强肌肉力量,减轻不适症状。
三、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患者下肢血管流通不畅,容易引起一系列的皮肤变化,比如皮肤发红、发紫、皮温降低等。如果病情严重,有可能会出现溃疡、坏疽等现象。所以平时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后及时就医处理,可防止病情加重。
科学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预后较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与病情轻重有关,如果病情较轻,仅有肢体乏力、足部发凉等症状,进行保守治疗即可,一般是选择药物治疗。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不一样,所以应用的药物类型也有差异,常用药为抗血小板药,这种药物具有预防急性血栓形成的作用。部分人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需遵医嘱应用降压药、降脂药等药物治疗。如果病情较重,则要进行手术治疗,可考虑采取介入手术。介入手术常用导球囊来扩张血管,这个过程中可以根据病情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球囊扩张压力泵,一次性使用医用球囊扩张压力泵能更好的促进球囊扩张,方便支架的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