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促甲状腺激素偏低的孕妇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妊娠期一过性甲状腺毒症,需结合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综合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妊娠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格雷夫斯病、甲状腺炎、垂体功能异常、药物影响等。
妊娠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甲状腺,导致促甲状腺激素暂时性降低,通常伴随心悸、恶心等早孕反应。这种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海带等富碘食物摄入。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可能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异常激活,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降低伴游离甲状腺激素升高,常见怕热、手抖、体重下降等症状。孕妇可遵医嘱使用丙硫氧嘧啶片或甲巯咪唑片控制甲亢,禁用放射性碘治疗。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在病程早期可能出现短暂甲状腺毒症期,促甲状腺激素偏低伴随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孕妇可能出现颈部肿大、疲劳等症状,需监测甲状腺功能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调节激素水平。
垂体病变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会出现中枢性甲减,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偏低且游离甲状腺激素降低。孕妇需完善垂体磁共振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定期评估胎儿发育情况。
过量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或含甲状腺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医源性甲亢,使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孕妇应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使用甲状腺激素制剂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出现心慌、多汗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促甲状腺激素偏低的孕妇应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适量食用鱼类、蛋类及豆制品,避免过量进食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每周进行3-5次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情绪波动。妊娠期间每4-6周复查甲状腺功能,出现明显体重下降、持续性心悸或胎动异常时需立即就医。所有药物治疗均须在产科及内分泌科医生共同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