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斌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怀孕期间感冒,多数情况下不建议随意服用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感冒在怀孕期间较为常见,但治疗方式与非孕期有所不同。普通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和喉咙痛等。大多数感冒症状会在7-10天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对于孕妇,药物治疗需格外谨慎,尤其是在怀孕的前三个月,胎儿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
孕期感冒应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使用加湿器可以减轻鼻塞和喉咙不适。盐水漱口或鼻腔冲洗有助于清洁呼吸道,减少病毒传播。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和绿叶蔬菜,以增强免疫力。
在医生指导下,某些药物可以在孕期安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缓解发热和疼痛的常用药物,被认为在孕期相对安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以缓解鼻塞和流涕,但需在医生建议下使用。止咳药如右美沙芬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使用,但需严格遵循医嘱。
某些药物在孕期应严格避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可能增加流产和胎儿心脏缺陷的风险。含有伪麻黄碱的减充血剂可能影响胎盘血流,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可能影响胎儿骨骼和牙齿发育,除非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否则不应使用。
孕期感冒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至关重要。适当的轻度运动如散步可以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二手烟和污染物。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应及时就医。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合理的药物使用,孕妇可以有效缓解感冒症状,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