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齿龋齿怎么办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儿童龋齿可通过窝沟封闭、补牙修复、氟化物防龋、饮食调整、口腔清洁等方式干预,通常由细菌感染、糖分摄入过多、牙釉质发育不全、清洁不足、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窝沟封闭:

针对未发生龋坏的磨牙,使用树脂材料封闭牙齿窝沟,减少食物残渣滞留。此方法适合6-7岁恒磨牙萌出后实施,保护率达80%以上。治疗过程无痛无创,需每半年复查封闭剂完整性。

2、补牙修复:

对已形成龋洞的牙齿采用玻璃离子或复合树脂填充,阻止龋齿进展。浅龋可直接清除腐质后充填,深龋接近牙髓时需先垫底保护。治疗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可能出现短暂冷热敏感。

3、氟化物防龋:

通过定期涂氟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推荐每3-6个月使用含氟凝胶或氟化泡沫。低浓度含氟牙膏(500ppm)适合3岁以上儿童,高危龋齿者可配合氟化钠漱口水。

4、饮食调整:

限制每日摄糖次数在3次以内,避免黏性糖果和睡前进食。用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CPP-ACP)乳制品替代甜食,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环境。

5、口腔清洁:

婴幼儿期用纱布擦拭牙龈,2岁起使用儿童软毛牙刷。采用圆弧刷牙法清洁所有牙面,家长需监督至7岁。辅助使用牙线清理邻接面,进食后清水漱口减少菌斑堆积。

建立每日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定期口腔检查的基础防护体系,控制果汁等酸性饮品摄入频率。对于乳牙龋齿即使无疼痛也需及时处理,避免影响恒牙胚发育。学龄期儿童可参与牙菌斑染色实验,直观了解清洁盲区,培养自主护齿意识。家长应每3-6个月带孩子进行专业涂氟和口腔评估,早期发现脱矿现象可通过再矿化治疗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