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有哪些治疗措施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死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降脂治疗和康复治疗。

1、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脑梗死急性期的关键治疗手段,主要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和尿激酶,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溶栓治疗需在严格评估患者适应症和禁忌症后进行,以降低出血风险。

2、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用于预防血栓进一步形成,是脑梗死二级预防的核心措施。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风险。长期使用需监测胃肠道反应和出血倾向。

3、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适用于房颤相关脑梗死患者,预防心源性血栓形成。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血栓风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4、降脂治疗:

降脂治疗是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重要措施,可降低脑梗死复发风险。常用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通过降低血脂水平稳定斑块。治疗需长期坚持,并定期监测肝功能。

5、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贯穿脑梗死治疗全程,包括运动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和认知功能训练等。早期康复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康复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循序渐进。

脑梗死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心理调节同样重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关爱,共同参与康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