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刷牙牙龈出血可能由牙龈炎、牙周炎、维生素缺乏、刷牙方式不当、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主要由牙菌斑堆积引起。牙菌斑中的细菌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出血。若不及时治疗,牙龈炎可能发展为牙周炎,进一步损害牙周组织。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洗牙,清除牙菌斑。
牙周炎是牙龈炎的进一步发展,表现为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牙周炎患者的牙龈更容易出血,尤其是在刷牙或咀嚼硬物时。治疗牙周炎需要专业的牙周治疗,包括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必要时还需进行手术治疗。
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缺乏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维生素C是维持牙龈健康的重要营养素,缺乏时牙龈会变得脆弱易出血。维生素K则参与凝血过程,缺乏时会影响血液凝固功能。通过均衡饮食或适当补充维生素,可以改善牙龈出血的症状。
使用硬毛牙刷或刷牙力度过大,会损伤牙龈组织,导致出血。正确的刷牙方式应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轻柔地清洁牙齿和牙龈。刷牙时应注意不要过度用力,避免对牙龈造成机械性损伤。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可能导致牙龈出血。这类疾病会影响血液凝固功能,使牙龈在轻微刺激下就容易出血。若牙龈出血频繁且无明显诱因,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性。
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口腔卫生和正确的刷牙方式外,还应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K。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草莓、菠菜等。同时,避免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减少对牙龈的刺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可以有效预防牙龈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