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鼻咽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局部护理、生活习惯调整、中医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鼻咽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刺激、过敏反应和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鼻咽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咽痛等症状。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头孢克肟片200mg,每日两次治疗;病毒感染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75mg,每日两次。症状严重时可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日两次,每次一喷缓解鼻塞。
2、局部护理:保持鼻腔湿润有助于缓解症状。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每日三次清洁鼻腔,或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或粉尘,外出时佩戴口罩。
3、生活习惯调整:改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鼻咽炎复发。保证充足睡眠,每天至少7-8小时;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减少对咽喉的刺激;多喝水,保持咽喉湿润。
4、中医治疗:中医认为鼻咽炎多由风热或风寒引起。可使用中药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泡茶饮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作用。针灸治疗可选择合谷、迎香、风池等穴位,每周2-3次。
5、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辅助缓解鼻咽炎症状。可使用红外线照射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或使用超声波雾化吸入每日一次,每次10分钟将药物直接送达患处。
鼻咽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柠檬,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定期清洁鼻腔,避免接触过敏原,有助于预防鼻咽炎复发。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