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贫血怎么办

侯大为 主任医师

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营养不良贫血可通过饮食调整、营养补充、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营养不良贫血通常由饮食不均衡、消化吸收障碍、慢性疾病、铁元素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不足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摄入,如红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豆类和全谷物。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避免长期单一饮食结构。

2、营养补充: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铁剂可选择硫酸亚铁片300mg/次,每日3次,维生素B12可口服或注射1000μg/次,每周1次,叶酸片5mg/次,每日1次。

3、改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精神压力。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机能。

4、药物治疗:针对病因使用药物,如慢性胃炎患者可使用奥美拉唑20mg/次,每日1次改善消化功能,炎症性肠病患者可使用美沙拉嗪1g/次,每日3次控制病情。

5、定期监测:定期检查血常规、血清铁、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严重贫血或病因复杂的患者,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管理。

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红枣、黑芝麻、菠菜等补血食物,避免饮用浓茶或咖啡影响铁吸收。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血常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