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是怎么引起的

董兆如 副主任医师

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囊炎可能由胆囊结石、细菌感染、胆道梗阻、饮食习惯不良、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胆囊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调节、生活方式改善等方式缓解。

1、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胆囊炎最常见的病因,结石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淤积,进而引发炎症。治疗方法包括口服熊去氧胆酸片250mg/次,每日2次溶解结石,或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彻底解决。

2、细菌感染: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逆行感染胆囊,可能引发急性胆囊炎。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次,每日1次静脉注射或甲硝唑500mg/次,每日3次口服。

3、胆道梗阻:胆道肿瘤、胆管狭窄等导致胆汁排出受阻,可能引发胆囊炎。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胆道支架植入术或胆管扩张术,同时配合抗炎药物如布洛芬400mg/次,每日3次口服。

4、饮食习惯不良:长期高脂饮食、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增加胆囊负担,诱发胆囊炎。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等。

5、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如肝吸虫、蛔虫等感染胆道系统,可能引发胆囊炎。治疗需使用驱虫药物如阿苯达唑400mg/次,单次口服,同时配合抗炎治疗。

胆囊炎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蛋黄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促进胆汁排泄;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