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麻醉前禁食是确保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麻醉过程中,胃内容物可能反流进入呼吸道,导致误吸性肺炎甚至窒息,危及生命。禁食能有效降低胃内容物反流的风险,同时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帮助患儿更快恢复。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禁食时间有所差异,通常建议术前6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2小时禁食清液体。对于新生儿和婴儿,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禁食时间,避免低血糖等并发症。禁食期间,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必要时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和水分,确保患儿在手术前处于最佳状态。
1、预防误吸:麻醉状态下,患儿的咽喉反射减弱,胃内容物可能反流进入呼吸道,导致误吸性肺炎或窒息。禁食能减少胃内食物残留,降低误吸风险,保障呼吸道通畅,为手术创造安全条件。
2、减少呕吐:麻醉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术后恶心呕吐。禁食能减少胃内容物,降低呕吐发生率,避免因呕吐引起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促进术后恢复。
3、禁食时间:不同年龄患儿的禁食时间不同。6小时禁食固体食物,2小时禁食清液体,确保胃内排空。新生儿和婴儿因代谢快,禁食时间较短,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避免低血糖等并发症。
4、监测管理:禁食期间,医护人员会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糖等。对于长时间禁食的患儿,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葡萄糖和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术前指导:医护人员会向家长详细说明禁食的重要性和具体安排,指导家长在术前正确执行禁食要求。对于特殊情况,如患儿哭闹或饥饿感明显,家长应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采取适当措施缓解不适。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麻醉前禁食是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家长应严格遵循医嘱,确保患儿在术前完成禁食要求。术后,患儿需逐步恢复饮食,从清液体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固体食物。术后护理中,家长需关注患儿的饮食摄入量,避免过量进食或过快进食,防止胃肠道负担过重。同时,术后患儿需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监测心脏功能恢复情况。饮食上可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蔬菜和水果,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适当的轻度活动,如散步,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合理的饮食运动安排,患儿可更快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