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引起的皮肤瘙痒怎么缓解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肝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可通过保湿护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皮肤瘙痒通常与胆汁淤积、毒素积累、皮肤干燥等因素有关。

1、保湿护理:肝病患者皮肤容易干燥,加重瘙痒感。使用含有甘油、尿素等成分的保湿霜,每天涂抹2-3次,特别是在洗澡后立即涂抹,有助于锁住水分,缓解皮肤干燥和瘙痒。

2、药物治疗:皮肤瘙痒可能与胆汁淤积有关,可使用熊去氧胆酸片250mg/次,每日3次或考来烯胺散4g/次,每日3次促进胆汁排泄。对于严重瘙痒,医生可能开具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1次或西替利嗪片10mg/次,每日1次缓解症状。

3、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时间不超过10分钟。选择温和的沐浴露,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

4、饮食调节:肝病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减少肝脏负担。增加富含维生素A、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坚果等,有助于改善皮肤健康。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促进毒素排出。

5、心理疏导:长期皮肤瘙痒可能影响患者情绪,导致焦虑或抑郁。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专业心理疏导。

肝病引起的皮肤瘙痒需综合护理,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肝脏功能恢复。同时,定期复查肝功能,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