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肾病科
肾病患儿可通过评估肾功能、监测副作用、调整剂量、定期复查、多学科协作等方式使用生长激素。肾病患儿使用生长激素可能与生长迟缓、慢性肾病、激素缺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身高低于同龄人、骨龄延迟、食欲不振等症状。
1、评估肾功能:肾病患儿使用生长激素前需全面评估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确保肾功能处于稳定状态,避免加重肾脏负担。肾功能评估有助于判断是否适合使用生长激素及确定剂量范围。
2、监测副作用:使用生长激素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甲状腺功能等指标,预防代谢异常、水肿、颅内压增高等副作用。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调整剂量: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肾功能情况调整生长激素剂量,避免剂量过高导致副作用或剂量过低影响疗效。个体化剂量调整是确保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4、定期复查: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身高、体重、骨龄等生长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复查有助于动态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5、多学科协作:肾病患儿使用生长激素需由儿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等多学科团队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多学科协作有助于全面评估患儿的健康状况并优化治疗策略。
肾病患儿使用生长激素期间需注意均衡饮食,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等,同时限制盐分和磷的摄入。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促进骨骼健康。定期复查和遵医嘱护理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