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腰椎骨折后遗症可能由神经损伤、脊柱畸形、肌肉萎缩、慢性疼痛、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腰椎骨折后遗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
1、神经损伤:腰椎骨折可能压迫或损伤周围神经,导致下肢麻木、无力或感觉异常。治疗可通过物理治疗和神经修复手术改善症状,同时使用维生素B1、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辅助恢复。
2、脊柱畸形:骨折后脊柱结构改变可能引发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影响身体平衡。治疗包括佩戴支具矫正、进行脊柱牵引训练,严重时需通过脊柱融合术或椎体成形术恢复脊柱稳定性。
3、肌肉萎缩: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可能导致腰部及下肢肌肉萎缩,影响运动功能。治疗可通过渐进性肌肉训练、电刺激疗法增强肌肉力量,同时补充蛋白质和钙质促进肌肉修复。
4、慢性疼痛:骨折愈合后可能遗留慢性腰痛,影响生活质量。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缓解疼痛,结合热敷、针灸等物理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功能障碍:骨折后可能影响日常活动能力,如行走、弯腰等。治疗可通过康复训练恢复功能,结合心理疏导减轻焦虑,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久坐、保持正确姿势等预防复发。
腰椎骨折后遗症的康复需结合饮食与运动护理,建议多摄入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进行适度的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如桥式运动、平板支撑,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以监测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