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学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长期失眠可通过调整作息、改善睡眠环境、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长期失眠通常由压力过大、不良生活习惯、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作息: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固定每天上床和起床的时间,避免白天长时间补觉。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大脑的刺激。白天适量运动,有助于夜间入睡。
2、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睡前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浓茶等。可以尝试使用香薰或播放轻音乐,营造放松的氛围。
3、心理干预: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对失眠的负面认知,减少对睡眠的焦虑。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放松等,帮助缓解紧张情绪。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4、药物治疗:短期使用助眠药物,如佐匹克隆片7.5mg、艾司唑仑片1mg、唑吡坦片10mg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长期失眠患者可使用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片15mg、帕罗西汀片20mg,改善睡眠质量。
5、中医调理:中医认为失眠与心脾两虚、肝郁气滞等有关,可通过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方法改善。常用中药如酸枣仁汤、归脾汤、逍遥散等,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长期失眠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睡前暴饮暴食,可适量食用牛奶、香蕉、燕麦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白天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必要时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