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癌前期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胃镜检查、组织活检、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等方式筛查。
1、持续腹痛:上腹部隐痛或钝痛可能因胃黏膜长期炎症导致,疼痛规律性与进食无关。建议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进行胃蛋白酶原检测。
2、食欲减退:胃功能下降导致早饱感,可能与胃酸分泌异常有关。每日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鱼肉、蒸蛋等优质蛋白食物。
3、异常消瘦:三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需警惕,肿瘤消耗导致代谢亢进。增加杏仁核桃等坚果摄入,必要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4、黑便呕血:胃黏膜糜烂出血经肠道氧化形成柏油样便,呕血常呈咖啡渣样。立即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和血红蛋白检测。
5、持续烧心:胸骨后灼烧感反复出现,贲门功能失调导致胃酸反流。睡眠时抬高床头15厘米,限制浓茶咖啡摄入。
胃癌筛查应结合胃镜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两年做一次胃部检查。日常饮食注意控制腌制食品摄入量,保证每日新鲜蔬菜500克以上。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出现两个以上症状持续一个月需尽早就医,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