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打针好还是吃药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治疗方式选择需根据患者胰岛功能、并发症及个体差异综合评估,注射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各有适应症。治疗方案可通过胰岛素注射、口服药物、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血糖监测等方式调整。

1、胰岛素注射:适用于1型糖尿病或胰岛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能快速控制血糖,减少酮症风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可根据血糖波动模式组合使用。注射需配合轮换部位,避免脂肪增生。

2、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磺脲类促泌剂如格列美脲适用于残存β细胞功能者,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能延缓肠促胰素降解。药物选择需考虑肝肾代谢差异。

3、饮食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130-200克,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藜麦。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至每日25-30克,通过蔬菜、豆类补充。蛋白质摄入宜占总热量15-20%,选择鱼类、禽类等优质蛋白。

4、运动干预: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抗阻训练每周2-3次,重点锻炼大肌群。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运动后迟发低血糖。合并视网膜病变者应避免剧烈运动。

5、血糖监测:使用动态血糖仪或每日4-7次指尖血糖检测,餐前血糖控制在4.4-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血糖波动大时需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检测1次。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个体化血糖管理目标,合并高血压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每年进行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神经病变筛查。持续血糖监测系统可发现隐匿性高血糖,运动时携带快速升糖食品预防低血糖。治疗方案调整应基于持续血糖评估与并发症筛查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转为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