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流产后首次月经量增多属于常见现象,可能与子宫内膜修复、激素水平波动、子宫收缩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无需特殊治疗。若伴随严重贫血或持续出血需及时就医。
1、内膜修复期:流产后子宫内膜需重新增生脱落,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增厚,导致月经量较平时增多。建议观察2-3个周期,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
2、激素水平失衡:妊娠终止后HCG、雌激素等激素骤降,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可适当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缺铁性贫血。
3、宫腔残留物影响:少数情况下蜕膜组织残留可能刺激子宫出血。表现为经血中混有较大血块或组织碎片,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认,必要时行清宫术。
4、子宫收缩乏力:流产手术可能暂时影响子宫肌层收缩力,导致经期出血时间延长。热敷下腹部、饮用姜茶有助于促进宫缩,出血量大时可短期服用氨甲环酸。
5、感染风险:术后免疫力下降易引发子宫内膜炎,可能加重出血并伴随发热、异味分泌物。确诊后需使用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治疗,同时保持外阴清洁。
流产后身体恢复期间建议保持每日摄入红肉50g、深色蔬菜300g,配合快走等低强度运动。月经量连续三个月超过80ml/天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时,需进行妇科检查及血常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