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子宫内膜癌患者可通过化疗控制肿瘤进展、降低复发风险。化疗通常由肿瘤分期较晚、病理类型高危、术后残留病灶、远处转移或复发风险高等因素决定。
1、晚期分期:III-IV期患者肿瘤已侵犯子宫外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单纯手术难以彻底清除病灶。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可抑制癌细胞扩散,多西他赛也可作为选择。这类患者常伴随盆腔疼痛、阴道不规则出血。
2、高危病理类型: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侵袭性强,容易早期转移。顺铂联合多柔比星能有效杀灭癌细胞,降低腹腔种植风险。患者可能出现腹水、CA125指标升高等表现。
3、术后残留病灶:手术切除不彻底时需辅助化疗消灭残余癌细胞。环磷酰胺联合阿霉素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盆腔复发。术后影像学检查发现病灶残留是主要判断依据。
4、复发转移治疗: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患者需通过化疗延长生存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可缓解骨转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肺、肝、骨骼等。
5、高风险因素:深肌层浸润、淋巴血管间隙侵犯等病理特征提示高复发风险。术后辅助化疗可选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预防微转移灶进展。这类患者肿瘤标志物监测需更频繁。
子宫内膜癌患者化疗期间需保证每日摄入90g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大豆等,配合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监测血常规,出现骨髓抑制时及时升白治疗。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2000ml促进药物代谢。心理支持小组可帮助缓解治疗焦虑,家属需学习PICC导管维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