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脂肪瘤是否需切除可通过观察随访、评估症状、影像学检查、手术指征判断、个体化决策等方式综合考量。5cm脂肪瘤通常由遗传因素、代谢异常、局部创伤、激素水平变化、脂肪组织增生等原因引起。
1、观察随访:体积较小且无症状的脂肪瘤可暂不处理,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超声监测。患者需自我检查肿物是否突然增大或出现疼痛,日常避免反复摩擦刺激瘤体部位。
2、评估症状:当脂肪瘤压迫神经血管或影响关节活动时需干预。可能与局部组织粘连、囊内出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隐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可通过热敷缓解不适感,穿戴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3、影像学检查:超声可明确包膜完整性,MRI能鉴别脂肪肉瘤等恶性肿瘤。检查显示分叶状结构、丰富血流信号等异常表现时,需进一步穿刺活检或手术探查。
4、手术指征:直径超过5cm的脂肪瘤存在恶变风险,建议行切除术。传统外科切除与脂肪抽吸术均可选择,术后需加压包扎预防血清肿,瘢痕体质者可采用隐蔽切口设计。
5、个体化决策:合并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可保守治疗,年轻患者为美观需求可早期切除。需综合考虑职业特点、心理负担等因素,糖尿病患者应优先控制血糖后再手术。
脂肪瘤患者日常需控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饮食,适当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术后护理需保持伤口干燥,拆线前避免剧烈运动,出现红肿渗液需及时复查。定期体检监测血脂水平,家族多发脂肪瘤者建议进行遗传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