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降压的目标需根据患者年龄、合并症等个体差异分层设定,一般人群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需降至130/80mmHg以下。
1.普通人群目标:年龄<65岁且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应维持在120-139mmHg,舒张压控制在80-89mmHg范围内。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通过限盐、减重等生活方式干预维持达标。
2.老年患者标准:年龄≥65岁的患者可适当放宽至收缩压<150mmHg。这类人群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调整降压药物时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钙拮抗剂或利尿剂。
3.糖尿病合并者:血糖异常会加速血管损伤,此类患者需将血压严格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可作为首选。
4.慢性肾病患者:伴有蛋白尿的肾病患者需维持血压在130/80mmHg以下以延缓肾功能恶化。联合使用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与利尿剂如吲达帕胺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5.冠心病患者:合并心绞痛或心梗病史者建议将舒张压控制在60-80mmHg之间。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与硝酸酯类药物联用可改善心肌供血,但需避免血压骤降诱发冠脉灌注不足。
高血压患者需建立包含低钠饮食、规律运动在内的综合管理方案。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g,推荐DASH饮食模式增加蔬果及全谷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憋气动作的负重训练。家庭血压监测应选择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记录晨起与睡前血压值。合并多重危险因素者每3个月需复查血脂、肾功能等指标,药物调整需在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