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肾病科
膜性肾病二期可能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异常等症状。该阶段症状表现与肾脏滤过屏障损伤程度相关,需结合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表现综合评估。
1、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大于3.5克,尿液可见大量泡沫且久置不散。这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导致滤过膜电荷屏障破坏。建议定期检测尿蛋白/肌酐比值,限制每日食盐摄入量在3-6克。
2、水肿:常见于眼睑和下肢,晨起时面部浮肿明显,午后下肢按压出现凹陷。水肿程度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当白蛋白低于30g/L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控制饮水量在尿量加500毫升范围内。
3、高脂血症: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与肝脏代偿性合成增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睑黄瘤或动脉硬化加速,需减少动物内脏和蛋黄摄入,优先选择深海鱼类和坚果类食物。
4、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多低于30g/L,伴随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建议每日摄入1.2-1.5克/公斤优质蛋白,选择鸡蛋清、瘦肉、大豆制品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来源。
5、肾功能异常:约20%患者出现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这与足细胞损伤和毛细血管袢闭塞相关,需监测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步行或游泳,采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模式,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当出现尿量减少或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提示可能进展为肾病综合征或急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