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第一胎妊娠高血压的女性在二胎时可能再次发生高血压,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体重超标、慢性高血压病史、多胎妊娠、妊娠间隔过短等。预防措施包括孕前体重管理、规律产检、低盐饮食、适度运动、血压监测。
1、年龄因素:35岁以上孕妇血管弹性下降,妊娠高血压复发风险增加。建议孕前完善心血管评估,孕期每周测量血压2-3次,选择游泳、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
2、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或肥胖孕妇易出现血压波动。孕前需将BMI控制在18.5-24.9范围,每日钠摄入量低于5g,增加芹菜、香蕉等富钾食物摄入。
3、慢性病史:孕前存在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者风险显著升高。此类孕妇需在孕12周前完成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必要时使用拉贝洛尔、硝苯地平或甲基多巴进行药物控制。
4、妊娠特征:双胎妊娠或胎盘异常时发病率达普通孕妇3倍。需提前进行子宫动脉血流监测,出现蛋白尿或视力模糊时考虑阿司匹林抗凝治疗。
5、遗传倾向:有子痫前期家族史者复发率超50%。建议孕16周起补充钙剂600mg/日,检测胎盘生长因子水平,重度病例需住院进行硫酸镁静脉滴注。
妊娠间隔不足18个月会显著增加复发风险,理想间隔为2-5年。备孕阶段应戒烟限酒,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时需联合使用降压药与低分子肝素。孕期每天监测晨起与睡前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需立即就医。产后继续监测血压至42天,哺乳期优先选择拉贝洛尔等不影响乳汁分泌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