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子宫肌瘤恶变可能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盆腔压迫症状、腹部包块迅速增大、全身消耗性症状以及影像学特征改变。肌瘤恶变率不足0.5%,但需警惕相关征兆。
1、异常出血:绝经后出血或经量骤增是典型信号。正常子宫肌瘤引起的出血多与月经周期同步,恶变时出血模式改变,可能伴随血块增多或经期延长。建议进行阴道超声和子宫内膜活检排除恶性肿瘤。
2、压迫症状:膀胱直肠受压程度加重需警惕。良性肌瘤压迫多呈渐进性,若短期内出现排尿困难、里急后重或下肢水肿,可能提示肿瘤生长方式改变。盆腔MRI可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
3、包块变化:腹部触诊发现肌瘤体积快速增长应重视。良性肌瘤年增长通常<2cm,若半年内增长超过孕3个月子宫大小,需考虑肉瘤样变可能。CA125等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作为辅助判断。
4、消耗症状:不明原因消瘦贫血提示系统影响。肌瘤恶变可能出现低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与出血量不成比例时,需完善PET-CT等检查。
5、影像特征:超声显示血流信号紊乱需鉴别。良性肌瘤多呈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若出现中心坏死、边缘毛刺或丰富杂乱血流信号,应行增强CT或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日常需监测月经周期变化,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饮食注意控制动物雌激素摄入,减少红肉、蜂王浆等高雌激素食物。出现持续盆腔疼痛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就诊,40岁以上患者建议每年进行宫颈癌联合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