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类风湿关节炎肺部表现可能由胸膜病变、间质性肺病、类风湿结节、肺血管炎、气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风湿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胸腔闭式引流、手术等方式治疗。
1、胸膜病变: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累及胸膜导致胸膜炎或胸腔积液,通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抗风湿药物,积液量大时需穿刺抽液。
2、间质性肺病:肺部间质纤维化可能与自身免疫损伤有关,常见干咳、活动后气促。早期可使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控制炎症,晚期需氧疗支持。
3、类风湿结节:肺内类风湿结节破裂可能诱发气胸,多伴随突发胸痛、咯血。需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必要时进行肺楔形切除术或胸膜固定术。
4、肺血管炎:血管炎性病变可导致肺动脉高压,表现为乏力、晕厥。治疗需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波生坦改善肺循环,重症需持续吸氧。
5、气胸并发症:类风湿肺病患者肺泡壁脆弱易破裂形成气胸,需通过胸部CT明确诊断。少量气胸可观察,大量气胸需放置胸腔引流管,反复发作需胸膜粘连术。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和高分辨率CT筛查,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及呼吸道感染。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适度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出现急性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