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脂溢性皮炎可通过局部抗真菌治疗、糖皮质激素外用、日常皮肤护理、光疗、口服药物等方式改善。该病可能与马拉色菌过度增殖、皮脂分泌异常、免疫失调、遗传因素、精神压力等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皮红斑、油腻鳞屑、瘙痒等症状。
1、抗真菌治疗:马拉色菌感染是主要诱因,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液、环吡酮胺乳膏可抑制真菌繁殖。每周使用2-3次药用洗剂,配合温水清洗能减少头皮鳞屑。
2、激素控制炎症:短期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缓解红斑瘙痒。面部等薄嫩部位需避免强效激素,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
3、皮肤屏障修复:选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过度清洁。温水替代热水洗脸,减少皂基类洗面奶使用频率,物理防晒可防止紫外线加重炎症。
4、红蓝光疗法:医院级窄谱蓝光415nm可抑制马拉色菌,红光633nm促进皮肤修复。每周2-3次照射,4周为疗程,适用于顽固性皮损。
5、系统药物治疗:严重泛发型可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药,或小剂量四环素类抗生素。免疫调节剂如甲氨蝶呤适用于合并银屑病患者。
日常需限制高糖高脂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摄入。规律作息减轻压力,避免搔抓刺激皮损。头皮症状持续加重或继发感染时需皮肤科就诊,排除特应性皮炎或银屑病等类似疾病。适度运动促进新陈代谢,但出汗后应及时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