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成人腋温37.2℃属于正常体温波动上限,可能由环境温度升高、剧烈运动、排卵期体温变化、测量误差或慢性炎症等因素引起。判断是否发热需结合个体基础体温与临床症状综合评估。
1、环境因素:高温环境或穿戴过多衣物可导致体温暂时性升高0.3-0.5℃。建议移至25℃左右通风环境,30分钟后复测体温。避免饮用热饮或洗热水澡等可能干扰测量的行为。
2、生理性波动:下午时段人体核心温度较晨间高0.2-0.3℃,女性排卵期基础体温可上升0.3-0.6℃。记录连续3天同一时段的体温曲线,排除生理周期影响后判断实际状态。
3、测量误差:腋温测量需保证体温计与皮肤完全贴合5分钟以上。电子体温计需定期校准,水银体温计需检查是否破损。推荐采用同一测量工具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三次测量取平均值。
4、慢性炎症:持续低热可能与牙周炎、鼻窦炎等慢性感染有关。伴随牙龈出血、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时,需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和病灶影像学检查。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感染药物。
5、代谢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自主神经紊乱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出现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和24小时动态体温监测。控制原发病可采用甲巯咪唑或普萘洛尔等药物。
保持每日2000ml饮水有助于体温调节,选择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可改善基础代谢率。体温持续超过37.3℃并伴随头痛、乏力等症状时,建议完善血常规和炎症指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