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如何治疗

杨小凡 主任医师

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鼻中隔偏曲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鼻中隔成形术、鼻中隔矫正术、鼻腔扩张器等方式治疗。鼻中隔偏曲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鼻腔炎症、鼻部肿瘤、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鼻腔冲洗:生理性因素导致的轻度偏曲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缓解症状。每日使用洗鼻壶或鼻腔喷雾清洁鼻腔,减少分泌物堆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避免用力擤鼻,防止黏膜损伤。

2、药物治疗:鼻中隔偏曲可能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头痛等症状。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可减轻黏膜水肿,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过敏症状。

3、鼻中隔成形术:病理性偏曲伴持续鼻塞或反复鼻出血需手术干预。通过切除部分偏曲软骨重塑鼻中隔结构,手术创伤较小,恢复期约2周。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出血。

4、鼻中隔矫正术:严重偏曲合并鼻腔畸形者适用。手术同步矫正骨性偏曲与软骨变形,必要时联合鼻甲切除术。全麻下操作,住院3-5天,完全恢复需1-3个月。

5、鼻腔扩张器:非手术替代方案,通过外部支架扩张鼻腔改善通气。硅胶扩张器每日佩戴6-8小时,适用于轻度偏曲或术后辅助治疗。需定期消毒防止感染。

日常避免抠鼻等损伤鼻腔的行为,游泳时佩戴鼻夹防止呛水。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摄入,促进黏膜修复。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增强心肺功能,但避免对抗性球类运动。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可减轻鼻部充血,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减少鼻腔干燥。若出现嗅觉减退、睡眠呼吸暂停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复查鼻内镜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