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过敏性紫癜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对症支持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与感染、药物过敏、遗传因素、免疫异常、食物过敏等原因有关。
1、抗组胺治疗: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物可缓解皮肤瘙痒症状。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的紫癜,适用于轻症患者或作为辅助治疗。
2、激素控制: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对于关节肿痛或腹部症状明显者,短期使用可快速控制血管炎性渗出,用药需遵循阶梯减量原则。
3、免疫调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肾脏受累患者。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异常免疫应答减少IgA免疫复合物沉积,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4、血浆净化: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血液净化技术可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对于急进性肾炎或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能快速降低体内抗体负荷。
5、对症处理:关节疼痛可用布洛芬缓解,腹痛者需禁食并静脉营养支持。严重肾损害需控制血压和蛋白尿,必要时进行肾活检评估病理分级。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过敏原接触,选择低敏饮食如粳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步增加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观察皮肤紫癜变化,出现血尿或水肿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