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确定是高血压

高云 副主任医师

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的诊断需通过多次规范测量血压值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确诊依据包括诊室血压测量、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自测血压数据,同时需排除白大衣高血压等干扰因素。

1、诊室血压测量:采用经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或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避免咖啡因或吸烟。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初步诊断。测量时需裸露上臂,袖带与心脏平齐。

2、动态血压监测:佩戴便携式血压仪记录24小时血压波动,白天清醒状态平均血压≥135/85mmHg或夜间≥120/70mmHg具有诊断价值。该方式可识别隐匿性高血压和夜间血压异常,数据需包含至少20组有效测量值。

3、家庭血压监测:建议连续7天早晚各测2次,间隔1分钟,取后6天平均值。家庭自测诊断标准为≥135/85mmHg。需使用经过验证的设备,记录测量时间、情绪状态及服药情况,避免运动后立即测量。

4、症状评估:高血压可能与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有关,但约半数患者无症状。靶器官损害表现包括夜尿增多肾损伤、胸闷心功能不全、四肢麻木周围神经病变,这些症状可辅助诊断。

5、鉴别诊断:继发性高血压需排查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建议检查尿常规、血钾、肾素活性及肾上腺CT,青少年患者或突发高血压者需重点排查。

确诊高血压后应建立健康档案,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规律。饮食推荐DASH饮食模式,增加芹菜、深海鱼等富钾高纤维食物,限制钠盐至每日5g以下。运动选择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戒烟限酒,保持BMI<24,睡眠时间6-8小时。定期筛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等靶器官损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