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长期服药取决于病因和血压控制情况。原发性高血压通常需终身用药控制,继发性高血压在病因消除后可能减停药物。血压波动受药物依赖、生活方式、靶器官损害等因素影响。
1、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与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等密切相关,血管持续承受高压可能导致动脉硬化。这类患者需长期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药物维持血压稳定,擅自停药易诱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
2、继发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疾病引发,可能与肾功能异常、激素分泌紊乱有关,常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手术解除病因或治疗原发病后,部分患者可逐步减少降压药用量。
3、药物依赖现象: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引起受体上调,突然停用会导致反跳性高血压。临床建议采用阶梯式减药法,配合动态血压监测,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引发血管意外。
4、生活方式干预: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或游泳。戒烟限酒、减轻压力等非药物措施达到理想效果时,部分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减少药物剂量。
5、靶器官评估:定期检查颈动脉超声、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心脏彩超显示左室肥厚逆转或肾功能稳定者,提示可尝试调整用药方案。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仍需严格维持药物治疗。
血压达标后仍需持续监测,建议每季度复查动态血压。饮食推荐DASH饮食模式,重点增加深色蔬菜和低脂乳制品摄入。运动选择太极拳、骑行等有氧活动,避免憋气动作。用药调整必须由心血管专科医生根据24小时血压曲线、家庭自测数据综合评估后实施。